若不是碍于妈妈在这,估计这些东西早就所剩无几了。
“如锦姐姐好福气,前有蒋公子那般丰神俊朗的人将你包下,现在又能入了尚书府,虽就个妾侍,还是个不能让人知道的妾……不过我要是有这些个东西,再偷偷摸摸我倒也愿意。”
另一个姑娘娇笑着接话道:“谁说不是呢?我们这一生漂泊可不就是为了这么些个东西吗?只是我听说那位出了名的李菩萨可不是真的菩萨,我有一个表姐以前可是在那位李菩萨身边伺候了好些年,现在我那表姐什么音讯都没了。”
李清月经常为穷困百姓布菜施粥做尽了善事,菩萨这二字便是百姓们对李清月的感激。
可以说李清月在一些百姓的心里声望极高。
“还有这事儿?”
这话她们在楼里经常能听到这姑娘说,现在却一个个装做头一次听到的模样,个个惊讶地张了嘴。
妈妈扫了她们一眼:“行了,别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了,你们这几股酸气和着一起可别把妈妈我这楼里的客人给醺走了。”
徐妈妈说话倒是软绵,但这些姑娘却没人敢忤逆她,一瞬间就没了声。
不过外间如何吵闹,如锦只是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不争不闹,对于外间满目的珠宝没有表现出任何欣喜,一如往常的沉静温婉又带着一股子书卷气。
这种感觉,即便她的样貌只算清秀也能吸引大多数的男人。
徐妈妈看了满意地点头。
她走进内室,挑起层层摆放的珠宝,最后捻起一串玉髓手串,风韵犹存的面上笑意深深:“难怪这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户部,尚书大人出手也是真大方。”
转头见如锦一脸不悲不喜的姑娘,徐妈妈又道:“你这么个性子过去,也不知能撑个多久。”
如锦笑了笑,温婉轻柔:“妈妈说得哪里话,尚书夫人尚有菩萨之名,我入府自然是会待我和气的。”
徐妈妈笑了两声:“行了,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了几分?”
李清月的名声自然是好的,可就是因为太好了才觉得有问题。
身为女人,自然是比男人更为敏感。
更别说经历风月场上几十年的老妈妈了。
如锦不到十岁便被送来了这百香楼。
徐妈妈也是看着她长大的,熟知她的性子。
她至今无儿无女,人也是寂寞的,大抵似如锦这般性子的孩子总会惹长辈喜欢些。徐妈妈也真拿如锦当半个女儿来看。
“明明有一个很好的归宿,为什么要选这条路呢?”
那位蒋公子曾经给过她机会,让她走的。
为什么还要选择留下来,继续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呢?
为什么?
如锦看着镜中印出的清秀容颜:“因为……如锦喜欢上了一个人,如锦想为他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