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听到唐青说的是难找而不是找不到,程处政笑着说道:“唐大人,您费费心,毕竟这也是上面安排下来的,不然我也不会来麻烦你了”。
唐青沉思了一会,说道:“要说识字的工匠有一个,他叫李高,不过就是他这个人有点特殊,不好去找啊”。
程处政听了这话,立马问道:“唐大人,这李高有何特殊,一个工匠如何不好找了”。
唐青为难道:“程公子,你有所不知,此人乃是前隋大匠李春之孙,当年我朝在攻克前隋时,李春此人不幸被乱兵误杀,所以他虽然被我朝网罗过来,可是他整日只是饮酒,不做任何事情”。
程处政万万没想到,在此竟然可以碰到李春的后人,若是说李春估计无人认识,但是要提到中国几千年最有名的一座桥赵州桥,就能够知道李春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匠。
不过程处政还是疑惑道:“他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工匠,到了工部不谋其事,难道都不管的嘛”。
唐青解释道:“因为高祖感念李高的祖父建造赵州桥有功,高祖想把李高迁出匠籍,可是李高死活不同意,所以工部官员对李高的行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程处政此时也是大致明白李高此人的个性,一般的匠人若是能够有脱离匠籍的机会会丝毫没有犹豫,可是李高却放弃了脱籍的机会。
在工部不做事却是每天都要来工部,说到底对于匠作还是有感情的。
想到此处,程处政对着唐青说道:“唐大人,请带路,我去看看这位李高”。
唐青无奈的点头,说道:“程公子,若是这李高说话之处有何冒犯,还望您见谅”。
程处政笑道:“唐大人,你看我像是那睚眦必报的人嘛,还有唐大人,您是不是对这个李高有点过于维护了”。
唐青正色道:“程公子,李高虽然说看起来放荡,不过他的手艺在整个工部匠人中都算是顶尖的,我唐青在工部,对这些真正有手艺的匠人维护一些也是应该的”。
程处政看着一脸正色的唐青,说道:“唐大人作为工部员外郎,能够为匠人着想,让处政汗颜”,随即躬身一礼。
唐青见程处政向自己躬身行李,赶紧跳到一边去,虽说程处政年龄小,不过后面站着的人可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可以触摸的,“程公子,我怎么敢担得起您这一礼,可是折煞我了”。
程处政正色说道:“唐大人,这一礼,你受得,匠人在征战中以及国家的发展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您作为他们的官员,能够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这一点让我十分佩服”。
唐青见程处政一脸认真的神色,并且听到程处政这番话,心里十分的认同,他本人就是从匠人转变过来的,所以对于匠人天生的就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此时有人理解,心中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带着程处政一路走到李高的住处,要说李高在工部确实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竟然可以在这工部自己有一个小院子。
院子虽说不大,但是在这匠人都是大通铺的情况下,一个匠人住在院子里就显得那么的另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