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林小艺的心情自然会好的。再苦再难的家,对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来说,那就是温暖的港湾。林小艺在家里做着自己想吃的饭,有时也看看电视。大部分时间她都很忙,或上山帮忙锄地,或到田里帮着灌水、施肥,或在家里做饭、洗碗,还要给鸡、羊找吃食。她是这个家里的老大,自然地就要为父母分担家务,她心甘的苦着、累着。每天都头挨枕头就睡着了,倒是少了很多心烦的时间。但凡忙碌的人,都是很少有时间来闹心情的,他们每天苦着累着却极力的奋斗着,他们的身体受着苦难,他们的思想却是充实的,他们没时间去想那些不切实际、虚无缥缈的事情。
一天中午,林小艺正在田里忙着拔菜,妈妈来找她,“小艺,你二嫂说有人打电话找你,叫你一会接电话,你快去看看是谁。”
林小艺顿了顿,便拔腿跑去。电话刚好响了,没等响两声林小艺就接起:“喂?”
“忙什么着呢?”果然是景忠的声音,听得出他挺高兴的。
“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号码的?”林小艺很意外。
“你打过电话,我这儿有来电显示我记下的。”
“哦,打电话有什么事啊?”
“想你了。”景忠甜蜜的说。
林小艺一听脸就热了,她怕旁人听见笑话,想着赶紧挂了吧,就说:“我正忙着呢!没事就挂了。”
“好吧,再见。”景忠迟疑着无奈的说着。
林小艺从来不跟景忠说再见。后来景忠还打过两次,林小艺都是害怕旁人笑话她,不说什么就挂了。但是林小艺的心情却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电话变得更好,虽然干着又苦又累的农务活,她的心却在唱着歌。这让她觉得在家里比学校好百倍,那个退学的念头慢慢的沉重起来,在她的心里越来越肯定。
林小艺跟父母说了自己想退学的心思,父母肯定的反对,说什么再苦再累,砸锅卖铁也不会让她退学的。林小艺看着因为辛劳而满面沧桑的父母,看着弟弟妹妹幼小而稚嫩的脸,再想想自己那毫无希望的学业,仍坚持要退学。父母却早早就把学费凑齐,还多了几百块钱生活费,又是好话又是鼓励的,好像把他们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她的学业上。甚至母亲要亲自送她去学校,林小艺实在无奈,也不想再让父母为她焦急,就只带了一千多生活费走了。
林小艺来到学校没有交学费,她想等学校开除她。她们也终于搬进了女生公寓,新的宿舍是四楼毕业生空出来的,还装了电话,林小艺站在窗口望着楼下,感觉是一种新生的开始。
一天中午,林小艺正在宿舍看书,突然电话响了,吓了她一跳。她接起电话:“喂,你找谁?”
“我问一下,你们宿舍是不是有个叫林小艺的?”
林小艺听着是一个陌生的男生的声音,疑虑的问:“我好像不认识你,你是谁呀?”
“我认识你,你忘了?”
“啊?我不记得了。”
“你听我说,我就是你上学期帮我找同学的那个人,我一直找你,想当面感谢你,直到现在才知道你的电话。”
“哦,那有什么,没事,不用感谢。”林小艺挂了电话,总算想起上学期她有一次出去逛,在回到校门口时,遇见了两个男生,请她帮忙找一个女同学,她听着口音是老乡,就答应了。林小艺几乎跑遍了整个校园,找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上晚自习了,才在她们教室找到她的,林小艺当时也忙着去上晚自习没在意他们。可没想到他们竟然打探到了自己的电话,还说要当面道谢。过了几天,那个人又打来电话,跟林小艺说:“有一个人想和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