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是如何离开的吗?”王海心笑道。
“不知道啊,我只记得我掉下去了。”
“他头上长出来了了两只羊角,趁你不注意把你顶下来的哈哈哈哈哈哈……”
“他个仙人板板,你又是怎么下来的?”李诺归问道。
“额…”王海心显得有些尴尬,岔开话题说道:“唉,老神仙给你的盒子你收起来了吗?”
“收起来了,所以你是怎么下来的?”李诺归穷追不舍的问道。
“行啦,我也是让他顶下来的,他头上长了羊角,应该是那老神仙的坐骑。赶紧把盒子拿出来看看。”
李诺归也只是笑而不语:我让人偷袭也就算了,你让人正面顶下去,还好意思笑话我。李诺归伸到自己的袖子里,掏出了那个木盒,木盒内有两样东西,一张纸,一本书。
纸上写了十六个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李诺归看着这十六个字,不明所以,只得去看那本书。书页泛黄,显得很陈旧,残破的封面上写着书名,方寸经。
与此同时,王海心也是打开自己的那个木盒,木盒内也是两样东西,一张纸,一个手镯。
纸上同样写了十六个字:遇山而走,遇海而还。见黄而成,见刃而空。王海明也是不明所以,怎么想也是想不明白。于是去看那另外一个东西,手镯。
王海心把手镯拿在手里,一脸的不可思议。这种手镯它曾在宫里看到过,叫袖里乾坤,由地脉玉打造而成,此等玉料及其难求,就算找到了也会有异兽把守。不过最令人惊讶的还是这种手镯经过符师写下各种符印之后,便有了收纳的功能,一般有一个明显的印记便有一个收纳的空间,每多一个印记,下个印记的书写难度就会增加,因为印记间的书写不能干扰,一旦干扰,书写的这个和受到干扰的印记都会完蛋,所以很少有超过五个印记的袖里乾坤,而这枚袖里乾坤足足有八个印记!。
“好东西啊!”二人同时惊呼道,李诺归转身看看王海心,问道:“老神仙给你什么了?”
“袖里乾坤,你呢?”王海心把自己的袖里乾坤递给李诺归
“一本心法,寸心经。”李诺归结果手镯,同时也把自己的书递过去。
王海心翻开心法,粗略的看了看,便觉得字字珠玑,妙不可言,可令他纳闷的是,到了最后几张,文字变得很古老,自己也就勉强读的下去,而李诺归就更别提了,估计他看图都看不懂。
一旁的李诺归把玩着袖里乾坤,那眼神就像当初刚得到那把刀一样,闪闪发光。
“唉,海心,要不咱俩换换。”
王海心知道,这本方寸经要比自己那个袖里乾坤强的多,但他说道:“老神仙给咱俩这东西一定有他道理,还是不要换了。”
“那好吧。”李诺归把手镯还给王海心,并拿回了自己的书。
二人仿佛心流灵犀一般,谁也没提自己盒子里的纸上写的什么,谁也没问对方盒子里的纸写的什么。
出了竹林,回到河边,二人继续赶路,可没走几步,李诺归和王海心就察觉出异样。
“海心。”李诺归眉头紧皱的叫到。
“嗯,这不是昨天我们顺着走的河。这条河要更宽,更深,更急。”王海心说到。
看来那个蹄儿的少年没有把他们送回原地,依照现在的这条河的样子,应该是和快要出山了。
二人加快脚步,沿着河飞奔,那八方仙人不仅治好了他们的骨头,还把他们的筋脉四肢百骸都淬炼了一番,现在这两个人是身轻如燕。可即便如此,二人运气跑了一上午,河水水流是越来越急,却难以见到出山的希望。
“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啊?”李诺归疲惫的问道。
“照平常来说,就算咱们骑马走山路也要十几天,蹄儿应该把咱们送到最接近出口的地方了,休息一下,一会再走吧。”
二人在原地休息了一下,河水太急,没法下水捕鱼,所幸昨天的鱼抓的很大,还有剩余,又顺手抓了几只青蛙,午饭就对付过去了。
“这青蛙真难吃。”李诺归说道。
“是啊,将就将就吧。”王海心青蛙没吃几口就放下了。
二人下午又是一通跑,跑着跑着,地势开始变得平缓,河水的流速放缓了,二人欣喜,这河水是要出山了吗。果然,又跑过一个山口之后,前面是个广阔的平原。
“船家船家!”李诺归兴奋地朝河中汉。原来河中有一只不小的渔船,李诺归希望那渔船能载他们一程。
王海心不这么想,出门在外,为保护自己安全,很少有人会答应载别人一程,因为保不齐那个人是个歹人,一不小心人财两空。那渔船多半会无视他们俩。
“别费劲了,出门在外……”
“哎,他们过来了!你说啥?”
“没,没什么。”
船上的人似乎很热情,把他们两人拉上来时,嘘长问短,一片笑声。
“船家,我们刚从山里逃出来,您能载我们到下一镇吗?”说着王海心从袖子里掏出一粒碎银。
“没问题、没问题,下个镇子叫浮阳镇,坐船很快就能到。”为首的船夫笑哈哈的接过碎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