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斋点了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如此!女施主有这等向佛之心实在可贵!”顿了顿,他问:“那不知女施主又为何在此?”
“跟你差不多,走着走着莫名其妙就来了这里。”乌灵含糊道。
弥斋又点了点头,好像很满意乌灵回答。
乌灵:“……”拜托,是我该怀疑你好吧!怎么反过来了!而且你怀疑也怀疑得精明点,这么轻易就被我糊弄过去,真没成就感。
莫名其妙的来到此境,碰见了最不可能出现在此处的人,乌灵岂能不怀疑。想着妖魔鬼怪总不会有那份闲心去念佛经吧?她便以佛经试探真假了。
小小树妖,又是失了忆的小小树妖,她又哪里可能去熟读佛经,不过是每每遇见弥斋,总听他口中念叨着罢了。久了,她竟是将这几段弥斋最常挂在嘴边的经文给默默熟记了。拢总,她就会这三段,再多亦是没有了。方才嘴张了又闭,那是肚里没货了。
所幸眼前的小和尚弥斋对答如流,让她放心不少,该是货真价实的小和尚弥斋…吧…
“女施主,虽然小僧对经文的领悟仍算粗浅,但既然今日有此机缘,正好能与女施主研习一二,还望女施主不吝赐教。”言罢,弥斋双手合十,诚心躬身向乌灵施了一礼。
这一刻,小和尚弥斋的心中是懊恼的,懊恼过往的自己未免肤浅和武断了,上次梧桐林中女施主轻薄他一事定是误会无疑了。(乌灵翻白眼ing,哼,本来就是误会!)
在乌灵婉言相拒之前,弥斋已经滔滔不绝讲开了,并且持续了大半天,这期间她只能用“点头”、“微笑”、“是”来回应他,可弥斋似乎并不介意和怀疑,反而越讲越投入。
听着听着,乌灵惊奇的发现,弥斋所讲并不难懂,且令人不觉枯燥乏味,渐渐地,她竟听得津津有味起来。
小和尚弥斋绝对是谦虚了,他对经文的领悟哪是粗浅!明明不过寻常字句,可却是精辟透彻之极!乌灵在心中暗暗佩服起眼前清清瘦瘦的小和尚,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啊!
不知不觉中,乌灵初来此处时的不安和恐惧,竟是消散得一干二净。听着弥斋沉沉缓缓的声音讲解佛经,她从未有过的安心,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此情此境似曾相识,好像在被她遗忘的过往中也曾有过这么一幕,突地,她问:“睁眼后发现来到莫名之处,你不慌?”话落,才惊觉自己唐突了,打断了弥斋说话,正要开口道歉,弥斋已然开口。
只见弥斋双手合十,道了声佛号后说:“既来之,则安之。”他的声音,清清淡淡,却如春风拂面,让人心安。
闻言,乌灵一怔,旋即释然地一笑,“也是…”看着眼前清清瘦瘦的小和尚,她忽然又觉得,他既是最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却也是最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
为何?
因为从前过往,在神木岭她每每涉险时,最先出现的,总是这个看起来孱弱得紧的小和尚,一次次阴差阳错莫名其妙的救她于危急。
这一次,似乎也是。他的出现,至少让她心安,渐渐冷静了下来。
“接下来该怎么办?”
乌灵明白得很,若只看外表,小和尚弥斋倒像是虚长她几岁,可事实摆在那,且不论她失忆前活过了多少年岁,至少,她在神木岭活了三百年。所以有时,小和尚弥斋每每反被她捉弄的窘迫,比方说那一次在梧桐林中。
然而,她不得不承认,有时小和尚弥斋会表现出令她惊讶的一面,比如此时表现出的冷静沉稳,像是他已历过久远的岁月,再也没有什么能扰动他的一池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