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要长久的存在,就必须改变。
夜决心改变,却不知从何下手,它看着精神沙在一粒粒堆积,越来越高。它很快便想到了办法,夜好像也只有这一个办法,它想起来之前对精神线的改造。
那时候虽然可以进一步填充与改造,但限于种种原因它没有进行下一步,虽然不确定是否可以,但好像对它而言这是唯一的办法。
夜不懂得什么叫畏缩与迟疑,想到就去做。
‘左’的尖端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足够小,意味着可以更快的验证自己的设想,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虽然是尖端,但那却并不是微小的点,如果可以将它放大,放大到足以看清的地步,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小小的圆台,那是一个平面,而非是一个单纯的点,圆台的截面积足够小,小到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将它当作是一个点。
源源不断的精神沙被一点点的填充进去,夜不断调整改变精神沙的排布构造方式,以求能够得到一种更稳定的形态,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容纳足够多的精神沙。
它吞噬源力的速度未曾有丝毫减缓,稳定的像是钟表的秒针,不快一分,不慢一丝。即使是在这样的源力灌注速度中,即使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夜依然没有感觉到它有饱和的迹象。
夜没有一个度量时间的尺度,但这并不妨碍它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足够久。它好像是一个无底的深渊,深渊的终端是另一个维度的世界,广阔无垠的世界无论是有多少精神沙填充都只是杯水车薪。
那仅仅是触须的尖端,一个微不足道的截面,精神沙不停地掉落,改造,填充,好像雪花一般,刚刚落下顿时就消融在泥土中,了无踪迹。
从开始到现在,夜填充进尖端的精神沙已经足以再构建出两条甚至三条触须,然而,它依然在不断的吞噬着源力,看不到尽头究竟在何处。
夜不清楚需要多少源力才足够,但既然已经决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它还不明白什么叫放弃。在开始的时候,它引导着源力进行填充改造,就像对精神线所做出的改造一样,它本以为两者没有什么不同,但事实证明,它是错的。
但它也是对的。
因为它的目的已经达到,对‘左’进行改造,让它改变,它以为这一切只是简单的精神沙的堆积与累加。
在一开始确实是这样,精神沙毕竟是构筑高楼大厦的基石。夜像是一个技艺拙劣的建筑工人,没有丝毫章法的填充砖石。精神线与‘左’毕竟是不同的结构,夜尴尬的发现不能够照搬之前的方法。
还好没有谁看到,也没有谁知道。
但它的想法又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改变本身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只是不知道实现的方式究竟是什么。
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这句话明显不是对它说的,夜拥有思维的能力,却缺少对应的见识与基础,思考则无从谈起。
更准确的形容词应该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全靠运气的安排。
但它终究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甚至还要远远超出。
当夜再度将一颗精神沙推进触须,它惊奇的发现,尖端有所变化,它没了形态,精神沙的形态突然消失。
成了一个整体,仿佛平静的水面,不再区分每一滴水,即彼此的界限。
融合,精神沙的边缘界限彻底消失,再看不到一点精神沙的影子。
更多的精神沙从腔道滑落,重重的砸在尖端的平面上,没有惊起一丝波澜,好像炽热的岩浆,吞没一切能够吞没的物质。
掉落,融化。
夜不知道需要多少精神沙,所以在这次的改造彻底完成之前,它所能做的唯一,就是不断的供应精神沙。
唯一的优点就是,夜不需要再绞尽脑汁的去思考,如何安置精神沙。它只需要提供,却绝不需要操心后续工作。
这份工作虽说无聊,但这种期待的心情是如此美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