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想了想,退而求其次道:“不如这样,我军先攻击益州长江以北的蜀郡、广汉、犍为和巴郡,如果在此期间,关东之事有机可乘,我军便立刻掉头攻取南阳和洛阳,如何?”
荀彧摇了摇头道:“兵事岂可儿戏,再说掉头杀回来,又岂是那般轻松之事,还是应当选定一个目标,然后一以贯之!”
田丰被荀彧一反驳,立刻倔强的毛病又犯了,脸一沉道:“既如此,那臣便反对出兵益州,只等关东诸侯大乱之时,趁机攻略,同意与否,殿下您来定夺吧?”
荀彧一听,急道:“元皓这话未免有些意气用事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岂有坐等时机的道理?!”
田丰头一仰,淡淡地道:“谋臣不就是这样,你说同意,我说不同意,然后让秦王殿下自己定夺,听了你的,你正确赏你,我正确赏我,道理就这么简单,有何不可说?!”
李宣一听,乐了,这田丰这完全就是一副无赖嘴脸,明白的就是在说,我和你商量,你不听,那好不,不商量了,让秦王自己看着办吧,这都什么人啊。
荀彧面子上下不来,觉得这田丰太没有一点为臣子的觉悟了,还想要说,李宣摆了摆手道:“其他人还有什么主意吗?”
这算是转移一下话题,不过也有风险,倘若别人也就这两种想法,那么李宣势必要在这里选一种,可问题是,李宣觉得这两种都不是最合适的方法,一种太保守,一种太激进。
这时,一直在一旁默默无闻的大都督府议郎周瑜开口道:“臣有一个想法,如今刘备曹操二人可以在关东所向披靡,其实原因不过是关东其他诸侯需要将主要精力放我军这边,如果我军做出一定的让步,让关东诸侯可以放心的调转枪头对付曹操和刘备,到时候,恐怕单凭他二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多大的战果,诸位大人认为小子的想法是否可取?”
荀彧首先赞成道:“公瑾此言対极!臣赞成,不过这让步,不知公瑾认为该怎么做呢?”
周瑜环视了一眼众人,最后看向李宣,似乎是下了一个大大的决定,毅然道:“让出函谷关和武当隘口!”
“什么?!万万不可!”
“岂有此理!”
“如此我军岂不是完全暴露在敌人的攻击范围内!”
“使不得使不得啊!”
殿中的众臣立刻爆发出一阵激烈的反对之声,周瑜却是没有去理会他们,而是将目光一直锁定在李宣的脸上。
过了良久,李宣才抿了抿嘴,感觉到了周瑜的目光,嘴角一挑,笑道:“周公谨啊周公谨,你倒是将文和的本事学了个全,如此胆大妄为的想法,也就只有你们敢这么干!”说罢,深吸一口气,才淡淡地道:“你可否将事情反复推演过?确定要这样做吗?”
周瑜坦然地道:“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有七成的把握,不过臣愿意立军令状,倘若我大秦因此而丢掉长安或者汉中,提头来见殿下!”
李宣嚯的一下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道:“就这么干!”
“不可啊,殿下,万万不可!周瑜也说了,只有七成的把握,可万一敌人不去攻击曹操和刘备,反而继续深入我军腹地,该当如何啊?”司马防急道。
倒是荀彧和田丰,此时都没有开口,只是皱着眉头在那里考虑着整件事情。
一边的徐庶想了想,提议道:“不如我军只弃守武当隘口,那样关东联军倘若来攻,我军也好应对!”
周瑜急道:“万万不可!”
李宣也摆了摆手道:“元直这提议不妥,公瑾让同时放弃两处险要,便是存了让关东诸侯不能专心一处,进而达到使他们斟酌思考后暂停攻击的效果,你这般处理,他们都不用考虑就会通过那隘口对我军发动进攻了。”
徐庶一下子明白过来,脸微红,退回了队列中。
虽然徐庶的建议考虑的不够周全,但是经过他这一提,众人也稍稍明白了周瑜的目的,反对之声也稍稍缓解了一些。
李宣见状,大手一挥,命令道:“传令荀公达和太史慈,撤军!”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