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少爷,我敬您一碗,感谢您宽宏大量,如同再造之恩。”崔林的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
原本,崔林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算二老爷念着旧情能够保他一命,他也别想继续留在韩家,甚至连临江村都容不下他,只能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这个年代离乡人贱,他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不急,这碗酒我会喝的,但你得缓缓,别喝完这碗酒,人趴在桌子上了。”韩平笑道。
“您放心,我酒量大得很,能喝一整坛。”崔林道。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干了。”韩平也很痛快,端起瓷碗,一饮而尽。
“爽。”韩平喊了一声。
一碗酒下肚浑身舒畅,这些日子,韩平一直有些压抑,陌生的环境总会让人不安,或许只有酒精的麻醉,能让他忘记过去,彻底的融入这里。
韩平喝了酒,等于是给了崔林面子,崔林显得很高兴,端起瓷碗,也一口干了,果然像他说的,酒量很大,并无异色。
韩福端着木盘走了过来,上面放着一盘白菜炒腊肉、一盘清蒸鱼,一边将菜摆在桌子上,一边苦着脸劝道:“少爷,您少喝点酒,要是喝醉了,夫人可饶不了我。”
“又不是烧酒,哪那么容易醉。”韩平摇摇头,三碗才不过后世一瓶啤酒的量,喝个四五碗也不显事。
“少爷,您不是有事要跟崔林谈吗?可以一边谈,一边喝,干喝酒有啥意思。”韩福一边说着,一边夹了一块鱼肉,放进了韩平的小碟里。
“是呀三少爷,您有什么事,就直接吩咐我。”崔林拍着胸脯道。
韩平吃了一块鱼肉,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我想开一家镖局。”
“镖局?那是啥?”崔林有些懵。
韩平又喝了一口酒,这才将成立镖局的事,大致的跟崔林讲了一遍,崔林听的很入神,甚至隐隐显得有些兴奋。
讲完大概的情况后,韩平反问道:“崔护卫,你觉得怎么样?”
“三少爷,您真厉害,能想出这么好的点子,不愧是读书人。”崔林一条大拇指,露出敬佩的神色。
崔林是一个商队护卫,镖局的生意很适合他,虽然一下子想的不是很透彻,但是作为半个内行人,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赚钱的路子,如果不是韩平对他有恩,他甚至都想着,以后自己有本钱了,也开一家镖局。
韩平笑了笑,这根读书可没有关系,完全是市场的需要和不断的完善,后世才会有了镖局,他也不过是拾人牙慧。
“你是商队的护卫,经验比我丰富,我准备训练一批镖师,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韩平道。
“您是打算招收一些有武艺、有经验的江湖中人,还是打算招收良家子,一点点的进行培养。”崔林道。
“你觉得呢?”韩平抓了一把生,扔进了口中一颗。
“我觉得应该以良家子为主,亲自培养的人,用起来也更放心,他们没有混过江湖,知根知底,心思也更单纯;不过,猫有猫道、鼠有鼠路,江湖中人虽然不容易管束,但有些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以少招几个有本事的,以为奇兵。”崔林道。
“可以,就这么办。”韩平也听说过,江湖中人都有黑话切口,也叫春点,如果不懂黑话切口,在江湖上是很难立足的。
“那良家子,您想招多少人?”崔林问道。
“三十人左右吧,最好是在咱们村子附近招人,也方便管理。”韩平道。
“三少爷,我建议您多招收一些渔户。”崔林道。
“你让我招军户,我倒能理解,为何让我多招渔户?”韩平问道。
“现在军户制度已经废了,那些军户子弟不习武艺,整天在地里刨食,都成了百户千户家里的佃户,战斗力更是惨不忍睹,跟普通的农户没什么区别。”崔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