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风离笑的回答也好,作文也罢,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但是…….毫无语文气息。就拿作文来看,看风离笑的作文跟看某些学术论文一样,整篇都用各种科学的角度,辩证的关系,去说明自己的中心思想。阅读理解则是感觉完全跑偏了方向,跟答案所说的感情都不一致,就更别说其他的了。简而言之,回答的过于机械化,如果让阅卷老师去想象考生的形象,说不定脑海中会浮现一个智能机器人的模样。
阅读理解还好说,大概是类似题型做的不够多吧,多练习还是能摸到窍门的,但是这个作文就……
现在高考作文趋向于能把作文写得富有感情,能够体现考生的意志。传统的套路文,或者一些模板文,得分在今年来越来越不光景。年轻的老师加入了阅卷的行列,他们也希望通过考生的作文能够体会到作者的一些情感,这样他们也更乐意给出高分。更何况议论文在最近几年已经不怎么出现了,这种刻板的文风就更不讨人喜欢。
算了,作文的事情先放在一边,这里面门门道道太多,不太好详细说。怜决定先从阅读理解讲起。
………
“总之,这个体型只要摸索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再套用回答手法的那个模板答题,就不会有错了。”怜长舒一口气。老实说这个任务比想象中要艰难很多,风离笑对于阅读理解所有题型都不是很熟悉,也问了“为什么作者就描写个景色就能体现6种感情,埋下四个伏笔”这样的问题。这些怜也没办法回答,只能勉强解释为“高考语文需要”。至于风离笑又认真的问了些譬如“作者真的这么想吗”的问题,怜干脆只能保持沉默,这个问题实在是回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