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的众人在皇帝起身的瞬间,也都跟着站了起来,这个时候,这种场合,还没有人能让皇帝站在自己面前,也不敢让皇帝站在自己面前。
“虽天寒,但心暖。众俊杰如初春的万物,正扎根发芽,汲取养分茁壮成长,今日便以初春为题吧!”
“谢陛下赐题!”众人齐声谢恩,魏叔玉此时严重怀疑,是不是在官场,面对皇帝的时候,有一本必修书目是自己不知道的。
不然这么多人为何每每在关键时刻,都能异口同声呢?
孔颖达挥手,一干太监便抬着书桌来到广场,为每位参赛人员配齐了文房四宝。
魏叔玉举目四望,他发现不少少年面露喜色,略一沉吟,便抓起毛笔开始写了起来。
还有部分少年隐隐有些懊悔,脸色有些焦急。
魏叔玉看到程处默此时面含微笑,正在研磨,想来买来的诗词里面刚好就有以初春为题的诗吧。
魏叔玉坐在椅子上,不慌不忙,他到真记得一首写初春的诗,只需要把它抄过来就是。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动笔,而是在思考是用毛笔写字还是用自己带着的铅笔写字。
而魏叔玉刚获封县子,高台上的众人对他的关注自然要多一些。都想看看这个百工技艺非凡的县子,在诗词一道上,是否也会有出彩的表现。
太子李承乾坐在李老二身边,此时他盯着魏叔玉,脸色变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在李承乾下首处,两个华服少年,也把目光更多地聚集在魏叔玉身上。
一干心腹大臣此时也在议论纷纷,提到魏叔玉三个字的频率也非常的高。
在李老二身后,有一群季少女,大的可能有十七八岁,小的只有八九岁的样子,正在低声讨论着什么。
“陛下,您说谁的诗能独占鳌头?”妃子为李老二斟满美酒,和李老二碰了碰,浅酌一下后说道。
“你是想问魏叔玉吧!”
“这事啊,不好说,那小子在百工技艺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诗书一道上嘛,爱妃可能不知道,那小子是被孔颖达赶出国子监的。”
“这是为何?”
“朽木不可雕也!这是孔颖达的原话。”
“我到觉得他气度不凡,您看他坐在那里胸有成竹,腹中想必早有定稿。”妃子很是看好魏叔玉,魏叔玉闭目养神在她眼中都变成了成竹在胸。
“朕也希望如此!”
魏叔玉心中默数着时间,他打算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把后世的诗抄一首过来,碾压众小伙。
不就写个诗嘛!不会写,难道我还不会抄?这个可是我的优势,谁让老子是穿越者呢!
时间还剩五分钟左右,魏叔玉睁开了双眼,中掏出一物,然后离座找站在广场的禁卫军士借了把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