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身穿官服的官员,正是知县邵文滨。
而这道死变态的题目,也自然就是他出的,目的,当然就是为了决出【县案首】。
如果题目出简单了,人人都会做,还怎么决出【县案首】?
虽然他亲口承认会挑选“品学兼优”者,来当本次『县试』的【县案首】,但是起码题目你就要做得出来,才算“学优”对吧?
至于“品”,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能来参加考试的学生,不都是家世清白没犯过罪的良民?谁人“品”不行?那还不是他说了算!
曾浪一直闭目拍脑门,倒没发现这场考试竟然连邵知县都亲自来监考。
其实哪是监什么考,邵文滨就是来看考生们出洋相的,能出一题让几乎考生撞破脑袋也答不出的题,邵文滨自认为自己出题的方法还是挺高明的。
当看到这些考生或一脸懵逼或拍脑门或以头撞墙时,邵文滨表面一脸严肃,其实内心里早就偷着乐了。
邵文滨来到一张监考官坐的桌子旁坐了下来,林德徽躬身递过来一杯茶水,邵文滨毫不客气拨开盖子啜了一口,发出一声满意的叹声。
林德徽便是林瀚藻的第三子,也就是林平安口中的“三伯”,先前一直在庐陵县当县学教官,这次调来吉水监考,也算是阴差阳错,这一次『县试』林家三个小神童居然也参加了,如此一来,倒留给外界不少话柄。
说什么本次考试有徇私舞弊之嫌……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看到林家三个小家伙的卷子好吧,就算看到了,因为糊名,他也不可能认出林平安的字迹,字迹这东西说起来是有可能认得,但是一天到晚审卷,审得头昏脑涨的,其实大多数人的字迹在他眼里都差不多,除非写得特别好的或者写得特别丑的,才会留下一点儿印象。
“堂尊,您这次题目出得略有些刁钻啊……”林德徽小心翼翼地说道。
邵文滨捋须长笑:“何止是刁钻啊,这道「二」字题,乃是本官日思夜想,才想出来的呐!当想出此题时,本官当时便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醍醐灌顶之感!哈哈!畅快啊!”
他在这边嘚瑟,考生们可就苦喽!
一直到下午四点多钟快五点了,都还没有人敢交卷。
几乎每一个考生都在纠结此题,能背诵《论语》的考生,可以从《论语》中找出至少18处带有“二”字的句子,可你特么到底想考那一句啊!
恨不得手撕出题人系列啊!
曾浪也在捶桌子,时间不等人啊,天黑就得交卷,这要是做不出来此题,别说是县前十,就是甲榜名单上能不能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个未知数啊!
到底这个“二”,出自哪一句呢?
冷静!冷静!深呼吸!深呼吸!
再慢慢把脑门拍,认认真真把《论语》在脑海里翻一遍……
嗯?
忽然发现有个不对劲的地方!
那是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有个地方不大对劲……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里的“二”,和其它18处好像有些不同啊……
曾浪锁紧眉头思量起来,这个“二”,与其它18处不同的地方在于——这里的“二”,明显是个独立断句的啊!
而其它18处,都不是独立断句。
操李奶奶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欠揍的出题人!
我终于猜到你出题的意图了!哈哈哈!
曾浪憋不住笑,引得旁边考生都以为隔壁哪个沙雕疯了呢。
既然破题了,接下来就好办了。
洋洋洒洒六百字的文章,一气呵成。
在天黑即将到来之时,曾浪终于将这道题的答案也写完了。
从考棚走出来时,他看到几乎所有考生都是一脸衰样,有些考生当场把自己砚台怒砸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连题都破不了,此次【县案首】,定然与他们无缘啊……
出题人真是过分啊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