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
崇政帝说着将龙案上那本澄黄的折子随手放置一边,又从另外一边取了本赭红色的,递给一旁随侍的强公公。
强公公会意,连忙取了走到三人的面前。
秦君逸皱了皱眉,不明所以,却是接了折子一眼扫过。阅至一半,眼中寒意渐起,待读到最后一句时,已然是一脸的疾色。
站在一旁等着的强公公复又接了过,再按顺序递于另一侧的靖阳王。秦君璃也是迅速读过,惊骇之色溢于言表。
“也幸得邱爱卿得力,一趟江南之行,堪堪两月便助得两地流离失所的百姓渡过难关、重返家园。有卿如斯,国之所幸、民之所幸呐……”
“都是微臣份内之事,当不得殿下谬赞。”高高在上的那位不吝夸赞之词,但叫邱敏汉心里七上八下,连忙垂了头行礼。
递上去的折子写的什么内容,他最是心知肚明。能在这种情况下笑着夸赞自己,这位崇政帝的性情可真是不一般的难测!
但站在一旁的羿王和靖阳王却实在是笑不出来。
邱敏汉的折子,并非众人揣度的那般,列了证据和罪名,弹劾淮禹两州由上至下的枉顾民生、贪鄙成风。
而是仔仔细细、一笔一笔详细估算了此次江南重灾带来的影响——首当其冲便是对本就不甚充盈的国库的影响。
此次秋汛凶猛、来的措手不及,因河堤溃决、官员指挥不利,两地受灾范围一度扩大到了淮禹地域的七成。
根据邱敏汉一行三月在江南的所见所得,农田淹毁的数目约在一万九千八百万亩,导致了八万万担的粮食因抢收不及而颗粒无归。
光是这一块,粗略估计下折合白银就约莫是一万万两,影响两地秋赋三千万两。
再加上救济灾民,国库已经下拨的三百万两,和来年秋收前春夏两季所需要的抚济支出,直接的、看得见的损失便有五千万两之多。
当然,这五千万两中还不包括重修水利、筑桥修路所需要的庞大经费。
照这个算法,目前南秦国库一年的税赋收入,怕是都不够用来填淮禹两州的这个大坑。
甫一看到邱敏汉折子上的数字,崇政帝是始料未及、又惊又气。坐下来想想之后,更是觉得脊背发凉、头胀欲裂。
江南水利年年修葺,户部下拨的经费动辄就是上百万两。平王总是吹嘘淮禹两州如何民生安定、农政得当,如今却连区区一个秋汛都抵挡不住!
天灾人祸,哀嚎遍野。淮禹作为南秦的粮仓腹地,作为南秦最为富饶的地方,就算国库再是空虚,就算皇帝再是无心国政,也不能置、不敢置百万民生于不管不顾。
秋收已过,年关愈近,各州郡的税银陆续抵京。
户部尚书唐中隅有意偏向平王,压着各部提报,连提都不敢提明年国政预算之事,唯恐皇帝一怒之下撤了他户部尚书的乌纱帽。
可邱敏汉这么一道折子,不仅让江南两州天灾最直接、最严峻的一面暴露出来,还将唐中隅直接推向了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