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风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在略阳只是稍作休整一下便马不停蹄的赶到了陇县,此时叛军们还未拿定主意到底是攻还是不攻,听闻杨风已经出现在陇县地界后,只好放弃陇县固守上邦,同时还留下了一万大军由北宫伯玉带领抵挡杨风的队伍。
杨风带着麾下的狼牙军到陇县后发现陇县还是在朝廷的手里,仔细一想便明白了凉州联军这是害怕腹背受敌,才选择放弃这里转道其他,与陇县县丞粗聊几句又匆匆沿着脚印追了下去。
北宫伯玉被边章撇下抵挡杨风大军后已经对他怀恨在心,不过却也没有怠慢此事,只是想了另外一个妙计,他让人联系了号称合众将军的汉阳黄巾军首领王国。两人准备联盟在一起应对边章韩遂的凉州反叛军联盟以及杨风麾下的十万大军。而王国觉得这样还不保险,又派人联络了扶风茂陵人马腾,马腾得知后一拍即合,三人便联合在一起。先是针对了边章的队伍做出了一系列的布置,北宫伯玉知道边章他们此时已经固守在上邦,于是他便佯装不敌杨风的大军,率之前的一万兵马一路逃窜到了上邦,乞求庇护,边章不疑有他打开城门放了进来。入城的当夜,北宫伯玉便命手下打开城门,迎接马腾以及王国进了城。而边章还被蒙在鼓里,正在床上蒙头大睡。韩遂倒是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却也回天无力了,因为马腾王国二人已经进了城,第一时间他就选择了投降。不过那边章却在北宫伯玉固执的认为需要斩杀在此以稳军心为由,在睡梦中被人一刀砍了脑袋挂在了城门口。
马腾顺手接收了边章的队伍,导致整个反叛军已经发展到了数十万人马之多,汉灵帝大惊失色,急忙命张温为车骑将军,与副将执金吾袁滂讨伐胡人北宫伯玉。同时封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同为张温部下一同出征凉州。
杨风则一路追赶着北宫伯玉的脚印到了上邦,发现反叛军人数猛然骤升到了几十万之众,唯恐有失,退到陇县等待张辽率大军到来。
马腾接收边章的人马之后进驻略阳,北宫伯玉则率五万大军入驻望恒,王国继续留守上邦。三方行成犄角之势共同抵御来自朝廷的大军。
张温领旨后统率诸郡的步骑兵十余万行至汧县,与杨风匆匆会晤之后两人分兵进攻王国与北宫伯玉。并让张辽率兵佯攻马腾,使其无暇他顾。手下董卓与右扶风鲍鸿等合兵大破王国他们统领的西羌军后不得不败退至榆中。杨风率狼牙军则遇到了北宫伯玉的殊死抵抗,为避免出现更大的损伤,杨风选择了将望恒合而围之,迫使北宫伯玉投降。反正这次不是自己话事,而是跟在张温身后打酱油的人物了。拿自己的人马去拼干嘛?
张温派周慎率领三万人追剿王国,参军事孙坚向周慎建议说:“叛军据守的城中缺少粮食,将从外面运入。我愿充领一万人,截断敌军的运粮道,将军统大军跟在后面接应,叛军必然会因疲惫饥饿而不敢应战,退回羌人腹地。到那时,再合力围剿他们,就可以平定凉州。”周慎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率军将榆中城团团围住。而王国却分兵驻守葵园峡,反而将官军的运粮道路截断。周慎感到恐慌,丢弃辎重撤军。
张温又派董卓率领三万人去讨伐羌族的先零部落。羌人与胡人在显亲以北将董卓团团围住。董卓军中缺粮,于是便在打算渡河的地方筑起堤堰,假装要捕鱼充饥。然后,在堤堰的掩护之下,悄然撤退。等到羌人发觉而追击时,董卓早将堤堰决开,河水已深,致使羌人无法过河追赶。于是董卓回师,驻扎扶风。
张温以皇帝的诏书征召董卓,董卓拖延很久才前去晋见张温。张温责备董卓,而董卓应答时毫不恭顺。孙坚上前附在张温的耳边悄声说道:“董卓不怕获罪,反而气焰嚣张,口气很大,应该按照军法‘受召不及时到达’一条,申明法令,予以处斩。”张温回答说:“董卓在黄河、陇山之间一向有威望,今天将他杀死,西征将没有依靠。”孙坚说:“将军亲自统率皇家大军,威震天下,何必依赖于董卓!观察董卓的言谈举止,对您不尊重,轻视长官,举止无礼,是第一条罪状;连章、韩遂叛乱一年多,应及时征讨,而董卓却说不可,动摇军心,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委派,无功而回,长官征召时又迟迟不到,而且态度倨傲自大,是第三条罪状。古代的名将受命统军出征,没有不靠断然诛杀以成功的。如果将军对董卓加意拉拢,不立即诛杀,那么,损害统帅威严和军中法规的过失,就在您的身上。”张温不忍心动手,便说:“你先回去,时间一长,董卓会起疑心的。”孙坚无奈,于是告辞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