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黄巾爆发已经半年有余,各首领中,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领导的巨鹿黄巾军,波才领导的颍川黄巾军,和张曼成,赵弘,韩忠,孙夏等人领导的南阳黄巾军,还有卜已领导的东郡黄巾军,戴风领导的扬州黄巾军,相继攻陷州郡,对地方上的世家豪强进行初步扫荡后,就以洛阳为攻击中心,屯兵于黄河两岸,由东向西形成半月型包围圈。并以此为基础,令各方渠帅四处开。
顿时朝野震怒,汉灵帝下令各州郡防守镇压。同时启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率领精兵数万征讨巨鹿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后又提拔皇甫嵩为左中朗将,朱儁为右中朗将,率四万精锐部队围剿波才领导的颍川黄巾军,朝廷军在河北,颍川,南阳三个主要战场上与黄巾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一些地方豪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参与了进来。
朝廷的镇压和地方官府豪强的殊死抵抗,使得黄巾军遭遇了极大的困难,被分割在各处孤立作战。
公元184年4月,面对皇甫嵩与朱儁四万精兵的攻击,波才领导的颍川黄巾军毫不畏惧,迎头痛击了右中朗将朱儁,又在长社包围了左中朗将皇甫嵩,初次被围的朝廷军大惊失色,但由于黄巾军大部分为百姓和难民充数,极度缺乏作战经验,没有及时集中兵力破城灭敌,于六月在西华被朝廷军给击破。陈郡黄巾军也相继被打败,波才失踪,彭脱则死于屠刀之下。幸免于难的一部分的颍川,汝南黄巾军,转战至宛城与南阳黄巾军汇合一处。
就在波才领导的颍川黄巾军和朝廷军血战时,张曼成率领的南阳黄巾军屯于宛城下已经一百多天了。久攻不下之后反遭到了朝廷新派来的宛城太守秦颉的反扑,他集结了重兵向黄巾军发起了反击,张曼成不幸被流矢击中,战死。他死后赵弘迅速上位,再次集结了附近所有的黄巾军重整旗鼓,在朝廷军人困马乏以及黄巾军人数占优之下,一举攻陷了宛城。
宛城失守后,汉灵帝又急忙召朱儁赶赴南阳,与荆州刺史徐缪和宛城太守秦颉麾下逃脱的士卒围攻宛城,想要再次夺回。
双方对阵数月,不分胜负。而后朱儁麾下谋士出了一条妙计,大张声势的佯攻宛城西南,诱导黄巾军在西南集中兵力对待,然后派遣麾下大将率领精锐之师从东北角攻城。不以谋略出众的黄巾军果然中计,损失了大部分士卒,终于退守宛城,四散逃逸,占山为王。至此,南阳以无威胁。
大喜过望的汉灵帝大肆封赏有功之臣,众臣举杯相庆,一篇篇赞颂文章涌现,朝廷之上好生热闹。
这些都跟杨风没有干系,他现在只关心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平原郡。按理说他不是青州刺史,是无权干涉平原的军事政务的,不过考虑到平原郡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就由不得他想要染指的心思。
这几天杨风一直在思考要怎样才能插手进去,整日愁眉苦脸的样子令陈宫好一阵郁闷,想问又不好问。平原令刘易也多次派人来想请杨风入城一述表示一下解救之恩,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推脱,扬言大军不日就会开拔退回北海。平原令无奈,你这几万人马总是驻守在别人城下是几个意思?要不是看他好歹也是两郡太守,刘易早就唾弃他是不是对平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看法了,话说这也没错。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呀。
陈宫忍了好几天,终究是忍不住了,这天趁着跟杨风商量军队回归的问题,向他提了提到底有什么事情至于这么愁眉苦脸的,说出来让咱们这些做属下的也好分忧不是。
杨风纠结半天,诺诺的说道:“某看上这平原郡了!”
哈哈……陈宫一副笑岔气的样子令杨风更加郁闷。敢情你早已经看出来了却不提是吧?故作发飙模样就要怒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