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城市却更加热闹了,这和农村是不一样的。农村白天人也少,偶尔看见几个在村口闲聊的老年人,从屋檐上的袅袅炊烟才勉强看的出来有人居住,到了夜色笼罩的时候,人都回屋睡觉去了,只有少数人开着昏黄的灯,看电视节目里的戏曲,只有电视才是唯一的娱乐。
傍晚的小城尽是忙忙碌碌的人们,有的买菜准备回家做饭,有的在饭店畅饮,一群刚放学的学生在街头的包子铺端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小小的城市有着一份悠闲和安逸。
开学后,我被分到一个普通班级里,入学成绩排在班级中游,这让我感觉压力很大,在小学时我的成绩一直在班里保持第一,但是在这里“针尖对麦芒”,似乎人人都是尖子生。班级里的同学都是陌生的,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城里读的小学,因此不少同学都相互认识,但是也有少数像我一样从乡下过来的。
也罢,来到这里就是来学习的,我只想着能够埋头苦学,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因此刚到第一次期中考,我的成绩已经是班级第二名了。后来在学业上我也是如此,到了期末我几经跃居第一了,不过我处在第一名的位置上总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跌下神坛。
学校周二到周日上课,只有周一的一天时间休息,休息的时间又没有别的地方能去,要么回老家,要么就跑到书店看书或者到体育场里面看别人运动。
周中放学路上,同学们三五成群地结伴回家,商量着要去哪家网吧,哪家游戏厅,我一个人走,不愿沾染这些害人的娱乐,只想着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
西边出现晚霞的时候,我总是想知道,那晚霞下面是什么呢,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住着一群怎样的人?此时此刻正在干什么呢?或者那下面是地球的外面,人一眼能看到太阳,视力真的能穿越亿万公里吗?我胡思乱想的瞎猜着,那天下午,我回住处要穿过一处弯弯曲曲的胡同,胡同入口处站着两排混子模样的学生,大约二十来个,留着“鸡窝头”,手里拿着棍棒,人手一支烟,嘴里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有些担心他们会抢劫财物,但是我浑身上下并没有值钱的东西,我并没有退缩,从中间穿了过去,那帮混子没有一个人阻拦。
刚开始的时候,住处的钥匙在刚子手里,我没有另配一把,心想自己回去的时候,堂哥应该也在,但是这回发现庭院大门紧闭,只有狗在院子里狂叫着……
我进不去了!等了很久也没人回来,刚子三舅家是一处低矮的城中村院子,从门的北侧墙头的豁口处可以爬进去,我顺着一处乱石堆翻了进去,从墙头上向里一跳,摔了个趔趄,不禁自己也笑了出来。
十三岁的我在城市里总也摸不着门路,又没有同伴交流,干了不少傻事。时间已到深秋,这段时间里,爸爸妈妈示意我没钱就向小姨要,每每要上100块钱,我总是能上一个月的时间,只是简单地吃饭,衣服什么的并没有买过。但是有时候小姨匆匆忙忙地办自己的事情,我时常找不到她,难免会饿肚子。
我穿的是从家里拿的小学穿的旧衣服,穿在身上总显得很小,也没觉得不妥,平日里学校、包子铺、住处,三点一线,又有谁会在意身上穿的合不合身呢?整日里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也没有别的盼头,只想着为了6年后的高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