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杨德嘉说了一个徳国牌子,悠闲地吐了一口烟。在吧台喝酒的白人出了酒吧,不一会就搂着一个女人的腰进来。可以判断这个观光客一边喝酒一边在和女人谈价钱。
最近这个酒店的格调在下降啊!不!不单是这里,整个中国的酒店为了迎合大众,都背离了自己风格。
杨德嘉喝着啤酒在心里感慨。
重视格调品味的性格是不自觉间在美国形成的。现在置身于情报世界这种性格反而更突出了。
一个女子进来了,她雪白光洁的大腿上套了一条絲质短裙。女子扫了整个酒吧一眼,认出了杨德嘉。女子把一只手上卷成圆筒状的杂志轻轻地拍拍另一只手掌。拍两下表示有情况不接触,拍三下表示有她发现但杨德嘉没有觉察到的可疑人物在附近。
杨德嘉把烟盒立在桌上。女子挺胸直腰走过来。"是杨博士吗?"俯身向着杨德嘉,胸口一条细细的金项链上挂着一个小金锁闪着淡淡的光泽。
"你是???"杨德嘉注视着女子的脸。
轮廊分明的脸上略施脂粉,头发乌黑亮丽,和接电话时想像的一样,是个美女,特别是那对单凤眼。杨德嘉在心里想。
"森林食品公司的陈茜。"女子低声回答。
"这次你在百忙中给我们公司写了这篇报告文学,真感谢你!"
"我是杨德嘉。请坐!"杨德嘉向傍边位子做了个请的手势。
女子微微浅坐在皮椅上,顺手将杂志放在桌上,打开自己的女式包。
"宣传我们公司的小册子正在印刷,这是样书,请你过目。"
女子说着拿出一本对折的杂志大小的信封。
"过后我来看。你要喝点什么吗?"
"我只是来送样书的??。"
"那有什么关系。"杨德嘉向服务生举起了手。
对方是个美女,但杨德嘉把她留下还有其它的原因。服务生来了。"请问要什么?"杨德嘉先想知道对方的喜好。根据要的酒水可以判断出她属于那个层次。
"马迪尼。"女子把放好的提包摆弄了一下回答说。
女子是属于吃饭时有点叽叽叽呱呱的那种类型,杨德嘉在心里判断。杨德嘉待服务生离开后把信放入傍边畳得齐整的风衣口袋里。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真名了吧。"
"陈茜。"女子轻轻点头说。又是个假名,杨德嘉在心里想。在脸上却露出柔和相信的笑容。
改革开放前海外情报机构想要在中国大陸潜伏一个间谍简直是做梦。户口、粮食关系、工作单位、档案把每一个大陸人祖宗八辈都搞得清清楚楚的。改革开放后要好点。虽说是间谍卫星和互联网时代,就像任何东西一样都有局限性。况且对方还釆取了保密措施。总有一些卫星看不到、互联网黑不到东西。互联网上也只能收集一些社情與论,技术性的东西根本搞不到。在网上招聘糊弄一些军迷朋友提供情报,一是这些朋友都是被欺骗的、不可靠;二是不专业,根本收不到什么有用的情报。瞎猫碰上死老鼠,搞上两回,很快就被大陸国安机关逮了。所以国际间谍战中传统的间谍方法仍在使用——就是派遣和策反。
派遣一般的是以旅游观光和作生意的名义短时间进出大陸。但这当中也有一些利弊:旅游观光、做生意时间短,还没有接触到目标或者接触目标还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得走了。另外国安盯得紧,也不敢造次。所以收效不大,反而浪费一些差旅费。最好的情况也就是起个交通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潜伏。在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潜伏的间谍作用也不大。首先,这些外来者在当地国安都有备案。暗中在他们周围都安有眼线。平时公司的某一个员工或者住处的保安,警察都打了招呼的,有什么可疑之处要立即报告派出所。更不消说还有社区的老头老太太等"朝阳区群众"一双双雪亮的眼睛。所以这些潜伏者基本没有多大作为。
相比之下策反变节者最实际。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派上用场。策反变节者也有个讲究:策反目标单位的人最实际也最容易暴露。这个适合目标明确的短期任务,搞到东西就走;长期潜伏就要找不敏感的人,不容易被国安注意的人,这属于战略间谍的范畴。
杨德嘉就是一个被策反的战略间谍。他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文物系任教时被中情局策反的。这种专业根本没有一点敏感技术含量,谁会注意他!
女子一瞬垂下眼帘手指无意中摸了下胸前的金锁。“马迪尼”酒送过来了。"茜,好名字。"杨德嘉在心里说:这种名字在街上一抓一大把。
陈茜端起了杯子。杨德嘉感觉到眼前这个女子想要一口干掉的冲动。"请!"杨德嘉想模摸那白白的修长纤细的小手。但这种感觉只是一瞬间。杨德嘉强制的按下自己的欲望。
"你的那个包好像很重哦?"适度自负的语气。陈茜把眼睛停留在空中。
"从你挎在肩上我就感觉到了。并且你把它放在桌子上使我非常生气。不对吗?"
"你什么意思?我不懂!"陈茜放下酒杯,像抱一样的把包拿着。
"没关系!那包里藏着录音机,你胸前的金锁在录像,过后谁看谁听我都知道。"杨德嘉柔和微笑表情不变的举起了啤酒杯。
十五分钟后杨德嘉从滨江酒店出来进了步行五分钟距离的"听涛"酒家的雅座。和金铸公司的秘书会面的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
大堂女经理是个熟脸,要了啤酒并打招呼说不按铃谁也别来打扰。因为他想看陈茜送来的信封中的内容。信封里放入了三十张A4纸。
走廊里传来大堂女经理的声音报告金铸公司的人来了。杨德嘉不动声色的收好信封,用平静的口气说:"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