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说说,他有何出息的地方?”
“听闻这侄儿在其大兄身故后,逐渐晓事,逃难到了深山后,与那黄巾贼兵裹挟在了一起,后来他经过一番兼并征伐,半年内,使其治下有民十数万,拥兵三万余,而且还在深山之中建起了一座堪比虎牢函谷的雄城。据闻现已派出了使者向朝廷请降,若因此得到一官半职,以后的前途将不可限量,父亲以为如何?”
杨彪听了他详细的说道,站起身,双手背在后背,在书房里来来回回的走了几次后道:“你四弟跟你的意思差不多,也是要我对那铮儿相助一把。”
杨寅见自己与四弟的意见不谋而合,甚是高兴道:“哦,那真是太好了,想不到四弟年纪虽小,对此事竟看得很是远呀。”
杨彪又道:“听闻你四弟说,你那友人就是那铮儿的军师,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且我那好友此时正在府外等候您的诏见,您看可否见上一见?”
杨彪略微思虑一番后道:“你去把他请进来吧。”
杨寅听了,心中一喜道:“是,父亲。”说完转身快步向外走去。
杨彪见杨寅走后,心中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道:“哎,既然事已至此,罢了,祖父就帮你一把吧。”
没过多久,杨寅就带着戏志才走进了书房,戏志才见了这太尉大人,赶紧上前恭敬的行礼道:“草民(他现在无官无职,帮自称草民)戏王表参见太尉大人。”
杨彪细细的观察了这戏志才一番后道:“哦,先生免礼,请坐。”
戏志才赶紧道谢道:“谢太尉。”说完就在旁边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先生之事,犬子已告知于吾,对此事,吾道有心相助一番,只是不知吾那贤孙最近可好?”
戏志才道:“禀告太尉,主公一切都好,草民来长安之时,主公亦下山去了谯县,听闻那里有一位英雄好汉,主公想去结识一番,收为己用。且主公在城中有一如夫人,是为颖川张姓之女,已经有了身孕,预计再有一月,将或可诞下麟儿。”
杨彪听闻自己这个大孙子居然连孩子都快有了,很是高兴的道:“哦,还有此事,想不到我那贤孙竟都有孩儿了,哎,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都二十四年了,老夫悔不该当初呀。”
过了一会儿后,杨彪再问道:“说说你这次的来意吧,我那贤孙到底有何要求,你可尽管告知于老夫,老夫再来想想办法,把此事做到最好。”
戏志才赶紧道:“主公的意思是,可否在豫州之内拿到一郡之守?”
杨彪听了,有些笑道:“一郡之守有何难,如若钱财得当,一州之牧也是易事呀,更彷说乃是我杨氏之孙呢?”
戏志才听了,有一些懵了,自己与主公商议,原以为一郡之守已经很是难讨了,没想到一州之牧都可以拿钱买到,这大汉天下不亡,真是天理不容呀。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想那豫州牧,原本是孔伷,只因他病逝于颖川,后就被袁术私授于那孙文台,后袁术觉得孙文台有些功高盖主,马上又把这豫州牧转授给了周昂。
现在要朝廷再授一位豫州牧很是容易,大家其实要的只是一个名而已,这叫出师有名,不授人口实,其实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实力。
“太慰的意思是?”
杨彪转过身看了看戏志才道:“对于那周昂,你们可有信心?”
戏志才听了,站起身激昂的说道:“那周昂在我主公面前,不过土鸡瓦狗而已,要杀他,易如反掌。”
“那好,我们就谋豫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