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正文部分,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
最主要的几个人物,姚辰邈、冉旭彬、楚清扬,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东西。姚辰邈在一所国际上知名的大学里教授物理,年轻有为,冉旭彬则在夫人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着作等身,至于楚清扬,也逐渐康复,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无忧。
可是,我还想继续往下写一点东西。
还有太多人物的悬念没有解开,太多人物的结局没有讲述。去了附中的吴曦怎么样了呢?盛梦逸和郑元坤又去了哪里呢?雨田的酒吧怎么样了?为什么楚清扬去冉旭彬家里的时候,家里没有什么其他的人?
这些问题,都会在番外卷中一一解答。
而在番外卷的第一篇里,我想先说说,这本书的故事。
这是我的第一部公开在网络上的长篇小说。
在开始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真的会有读者来读我的故事,所以写的都是很随意的。与其说这是写给读者的,不如说是写给我自己的故事。
实际上,故事里每一个角色,在我的生活里都有原型。这其实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六年中学生活的缩影。书里人物的故事,在现实中,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比如同学的自杀,比如朋友的出国,比如声势浩大的表白,比如……让人痛不欲生的欺凌。
还记得我在故事里写到的,姚辰邈是因为校园欺凌和父母的忽略,才生病的吗?还记得我写下的,在楚清扬成绩下降时被有的人在她的杯子里灌“不明液体”吗?这其实都是真实发生的。甚至更甚。
我依然清楚的记得,有一天早上,我正在教室背书,被老师叫了出来,他让我把走廊地上的口香糖清理一下。虽然我不是那天的值日生,但是我还是拿着我新买的钢尺,趴在地上一粒一粒去铲那些黑黑的口香糖。有一块就在老师的脚边,可是他挪都不挪动一下自己的脚,我只能跪趴在他的脚边清理,他就那样用高高在上的眼神看着我,末了,还要嘲讽我几句,大意就是我不但成绩不好,连卫生都高不好。
我依然清楚的记得,我在恩师的鼓励下,终于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时候,大家时不时传来的嘲讽:“你的数学都和她一个分数了,那你没救了。”
我依然清楚的记得,有人抄袭我的作业,他的作业是a,而我的就是c,因为老师根本没有看,他觉得我根本做不对这样的题目。
……
这是我生命里最黑暗的一段时光吧。我想把它们写进去,但是最终还是下不了笔。
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可是就已经开始想着死亡的事情了。活着太累了。那个时候,我过马路甚至都不会去看红绿灯和来来往往的车流,就是希望能有一个意外带走我。所幸,我遇到了一个男孩,鼓励我,安慰我,他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几个愿意听我说话的人。在一次过马路的时候,把我从车流里拉了回来,让我和那辆飞驰的汽车擦肩而过。从那个时候起,我才明白,原来,是有人希望我能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