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说道土地公牺牲自己,助贾复得到了神兽白虎,邓禹为贾复疗伤后,贾复决定陪伴邓禹寻找神兽紫麒麟,而贾复趁这段时间苦练土地公留下的土家宝典里的招术,将来找王正兄弟六人报仇。
公元21年(地皇二年),绿林起义军形势大好,王匡本来打算扩张绿林军的势力,但是不幸绿林军中发生了瘟疫,五万多人的起义军差不多死伤过半。王匡担心瘟疫扩散,导致绿林军全军覆没,决定与王常分兵出征。
绿林起义军一路由王常、张卬、胡殷、宗佻率领,西入南郡(今江陵)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朱鲔率领,北上南阳郡,称新市兵。
七月,新市兵进入随州,平林村人陈牧、廖谌等率领数千人响应起义,加入绿林军,号称平林兵。西汉宗室破落贵族刘玄因弟弟被人杀害,于是就结交宾客,打算为弟弟报仇。后因宾客犯法,刘玄为了避开官府抓捕从舂陵逃到平林,正值平林兵起义。刘玄只身投入平林兵的队伍,担任陈牧手下的安集掾。
南阳方面,李通催促刘演、刘秀尽早起义,认为目前有南方的绿林军、东方的赤眉军、北方的铜马军三支起义军吸引了朝廷的注意力,可以趁此时机在南阳起义。
但是,刘秀觉得南阳起义之事,已经牵扯到舂陵刘家、宛城李家、和姐夫邓家,非同儿戏,生死攸关,必须计划周全,不但要确保起义成功,还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首仗顺利。
几番谋议后,李通与刘秀计划在立秋那天,趁南阳郡守甄阜都试骑士的机会,劫持甄阜以及其他官员,控制了南阳的兵马后,号令南阳郡各县百姓宣布举事。商议妥当,李通让李轶跟随刘秀回到舂陵,方便举兵联络。
刘秀临走前,提醒李通的父亲李守现在还身居京城,担任朝廷要职,一旦南阳起义传到京城,恐怕李守性命不保。李通马上休书给京城的父亲李守,书信中交代了起义的计划,并让李守尽早辞官返回南阳。
李通派侄子李季去长安送信给李守。但是,李季不幸病死在途中,李季的尸体被发现后,送到了官府,知府发现了书信,立即秘密送到了京城。
这一日,大司空王邑派其子王睦进京上报与西羌边界争议之事,王莽正在议事厅接见王睦,王昌突然求见。王莽让王昌进来。
王昌慌忙禀报道“不好了,父皇,宗卿师李守意图谋反。”
王莽大惊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昌拿出了李通派人送给李守的家书,并将得到此书信的经过大致告诉了王莽。
王莽接过书信,看了后,大怒道“朕待李守不薄,居然他也要造反。”
说完,王莽马上派人去捉拿李守。
王昌说道“一旦南阳的李通收到李守被抓的消息,知道事情败露,一定会马上造反,请父皇秘密行事。”
王莽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这就让南阳太守甄阜派兵围剿李通全家。”
王昌说道“宛城李家在南阳有财有势,家丁上千,而且此次谋反还有舂陵刘家相助,一旦处理稍有不慎,恐怕南阳大乱。”
王莽想让王睦的父亲王邑领兵平息南阳叛乱,便问王睦“你父亲何时能够班师还朝?”
王睦说道“家父已经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并设立了西海郡。”
王莽点点头,开心的说道“很好,西海郡与新朝的北海郡、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正好凑成“四海”。既然如此,就让你父亲赶紧回朝吧。”
王睦又说道“但是西海郡原来是一块荒地,需要强制迁徙中原百姓。家父就是为了此事,派我奏请皇上加强严刑峻法,以便增加犯人,将其流放至西海郡。”
王莽正在考虑之际,王昌说道“父皇如今中原到处爆发起义,西海郡迁徙一事可以暂缓,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好南阳反叛之事。”
王莽说道“不错,可是如今大司空王邑远在西海郡;大司徒王寻又在洛阳调集兵马,准备与赤眉军交战。严尤、岑彭还在修炼血家招术。”
王昌毛遂自荐道“儿臣愿前往平息叛乱。”
王睦说道“家父知道中原多处叛乱,此次让我率领五万精兵回京听候调遣,请皇上允许末将跟随王昌一同前往平息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