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印追悼会那天,郭小云也到了现场。
听说要给那个淹死的印县长开追悼会,郭晓云眼睛一亮。她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那天人一定很多,还有干部都在,如果她冲到众人面前说起她和于江海的事,一定会产生足够的轰动,这件事带给于江海的舆论压力就会更大。
等她到了政府门前的时候她才明白,这个想法很是不合时宜。那样的场面,那样的氛围,如果她真的敢冲上去,说不定会有人把她当场撕碎。想了想她还是识趣的忍住了,躲在一个角落里看了一会儿就偷偷的溜走了。
于江海这几天足足瘦了一大圈。接二连三的雨给工厂的生产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老印的突然离去更让人措手不及。安排好厂里的工作,江海也加入了老印的治丧委员会,忙着处理后事。之所以主动申请这个任务,是因为江海打心里对老印这个人怀有一份深深地敬意。追悼会的现场他无意中眼光扫到了躲在树荫下鬼鬼祟祟的郭小云,这个阴魂不散的女人更让他倍感厌烦,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和郭小云的事应该尽快有一个了断!
追悼会当天的晚上他就写了一份情况说明。他要正式和组织说清事实,表明自己的态度,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交给朱书记。
于江海的这份申请整整在身上带了一星期的时间才去见朱大志。
老印出了这么大的意外,让朱大志无比内疚,怎么想都认为自己对老印的死负有责任。他比老印年轻,守在救灾现场的应该是自己,是他没有保护好老同志。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了。新的县长还没派下来,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江海来找他的时候,刚刚结束一场会议回到办公室的朱大志正在揉着左肩。攻打锦州的时候,一颗子弹在这里穿过,连续的阴雨天导致枪伤有一些不舒服。
“江海,快来坐!”看到江海来到门口,还没等他敲门,朱书记就热情的喊了一声。
“朱书记,您没事吧?”看到朱大志在揉着肩膀,江海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在那场战斗中两个人都负了伤。
“没事,老毛病。这些天厂里咋样?我忙的都没时间过问。哎,今天还是老印的头七。”朱大志坐正了身子叹了一口气,提起老印心中难免又伤感了起来。
“原材料不足,我们都自己想办法了。这个时期办厂就是要自力更生,我们有这个心理准备,预定的生产任务都能够完成。”于江海说着拿出了那份情况说明。
“朱书记,印县长追悼会那天郭小云又来了。”
朱书记接过材料,“是吗?这家伙真有股死缠烂打的劲儿。她又闹你了吗?”
“没有,那天她还算有自知之明,没有闹。不过我还是想把这个事尽早了结了。”江海摊开这份材料。“这是我写的材料说明,现在正式交给您,交给组织,希望组织能认真调查一下。”
朱大志接过材料简单看了一下。“这个办法我也想过,只不过由于老印的事发生的太突然就耽搁了。这样,我把这份材料交给人去调查一下,包括走访一下郭家村当时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乡亲,哦对,还有你那个愣子叔,尽快让这个事水落石出,你好卸下包袱好好工作。”
“那太好了!谢谢朱书记。”江海有一些激动。“哎,要是张大爷还在这个事就好办了。”
这件事老张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如果他还活着,事情就简单多了。不过事情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解决方向,江海的心情一下变得轻松起来。
两个人又聊了一下城南厂以后的发展问题,于江海就起身告辞了。可还没等他走出朱书记的办公室,一个和他同住在集体宿舍的年轻干部气喘吁吁的迎面跑来。
“江海,快跟我走!家里出事了,江山把人打坏了!”
“啥!”于江海脑子一愣:江山能打人?他能和谁打架呢?
“怎么回事?打成啥样?”江海一边跟着跑一边问。
“是个女的,来找你你不在,结果不知道为啥让江山打坏了。”来人也只能说个大概。
郭小云!江海脑子里第一个就想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