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火车进入家乡地界的时候,过去的情景如电影胶皮一样在江海眼前一帧一帧的闪过,让他思绪万千。直到临近中午,火车的一声长鸣才把他拉回到现实中来。
下火车出了车站江海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县城中心财神庙斜对面的县委所在地——原来伪警察局的大院儿。
“请问!同志,你找谁?”门口的一个小战士拦住了他,还敬了个礼。
江海同样还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我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来,到这里找朱书记。”
知道江海是一个老兵,小战士脸上又多了几分敬意。
“朱书记下去检查了,现在没回来呢。要不要在这里登记一下,朱书记回来我汇报给他。”
“哦,不用了,反正没事,我在这等他。”江海笑了笑。
“哎呦!这是谁呀!”一个洪亮的声音传了过来。
江海转身,正看见朱大志和另外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从路对面拐过来。他快步跑了过去敬了个礼。
“支队长,于江海回来报道!”
“哈哈,从打你说要回来,我就盼着呢。”朱大志下了自行车,和江海一起走进大院。一边走一边给江海介绍,身边穿灰布中山装,面部消瘦的是印县长;圆脸,络腮胡子的是劳动局长郑云天。
“老印,老郑,这个就是我当年在燕儿山打鬼子时候的联络员于江海,这小子当时机灵得很。后来跟我打四平,打锦州,小老虎一样啊。我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呢!”
“朱书记这几天就天天说你,今天终于见着了,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对不对老朱?”印县长半开着玩笑。
几个说着话进了办公室。郑云天倒了四杯水,几个人分别坐在凳子上。
“江海呀,这次回来想干点儿什么工作?”朱书记看着江海笑着问到。
“支队长,您还不知道我吗?干啥不重要,只要不闲着,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呗。”江海坦诚地说。
印县长接过话头,“江海,你回来之前我们就在研究你的工作问题。国家刚刚建立,咱们县里的事儿也是千头万绪。尤其是物资短缺,商品要按上面的分配供应调剂,矛盾很大,还有不死心的敌特破坏,我们几个也非常头疼。所以我们的想法让你去县供销总社挂职,协助林书记把咱们县的商业先稳定下来。”
“是啊,江海,以你的条件,我原打算让你去公安局的,主抓刑侦工作的。但是商业这里问题太多,去了几个人也见不到好转,所以先让你去救救急,等一切回到正轨了再重新安排你的工作,就是要先辛苦一些了。”朱大志说出了他的想法。
“支队长。”江海认真的看着朱大志,“我在战场能活着回来,就不怕工作挨一点儿累。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的命就算大的。工作您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干。还是那句话,绝不会给你丢脸!”
于江海还是那个样子,办事干练,语气坚定,身上总是带着那么一股不服输,不怕死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