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西部引进国内外资金上相当乏力,这肯定是出乎很多人得意料,既然出现了这样情况。光是外资投资目录里特别增加一些西部,这也是不够,里面肯定有一些深层次机构性问题需要解决,而西部领导小组责成西部办拿出一些措施和建议来改善这样窘境,而西部办就落到他头上。
陆政东把该说都说了。所以也就不再谈论炼油项目事情,而是谈起了西部招商引资事情。
“客观上说外资大量进入甚至是涌入我国,对刚刚打开国门我国来说确起到了相当重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我们国内情况也有了很大变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协定,外资进入力度也大,大家都觉得机会都来了,所以现西部条件稍微好点地方都把眼睛盯外资这一块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其实外资这一块,中*央把能给西部政策都放了出来,而西部地方上就不用说了,肯定是放得开,提供了相当多优惠扶持政策。
不过我可以很坦率讲,除了像西原这样中心城市,西部先天不足地理劣势等客观因素制约,加上西部一些城市因为招商引资上缺乏有效手段,绝大多数地方想要短时间内引进大量外资是不现实,而且一个问题也要关注,对外资这些优惠,加上外资产业资本和管理经营枝术上本身就有一定优势,使得外资企业很多领域都占据了优势。那么对于现西部一些原本还发展得比较好企业来讲,这恐怕也是一个莫大压力。”
陆政东声音并不大,语气也很温和但是自有一股说服力,尤其是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让人觉得很值得信服。
“国有企业因为历史和体制原因,背负包袱过重激励机制缺失面对外资和合资企业鲸吞每食中不断丢城失地,这已经是一个公认事实;而民营企业虽然有灵活机制和对市场欢迎熟悉优势但是却难以享受到外资企业所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而政府职能部门各种法规制度同样对民营企业有着先天歧视,尤其是融资渠道上民资企业是难以和国资和外资企业相提并论,所以民营企业可以一些领域占据优势。”
“但是我要说是如果不能制度上和体制上予以解决,这些地方就会巨大威胁和桃战尤其是t对国内产业保护过渡时间越往后,这种趋势还会越来越明显。
当然这样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一个让这些企业脱胎换骨机会。
有些条条框框该打破就得打破,比如地方国有企业归属于谁问题,现西部,很多地方对这一点看得很紧,总觉得这个企业不是省里管。不是市里管心里那道坎就过不去。
就比如说我安时候,南省一家地方国有化工企业想要控股安一家国有化工企业,这几乎遭到了市里政府层面和企业工人一致反对。
为什么?因为这家企业只是一家地级市企业,而安这家企业是堂堂副省级城市企业,一个内地地级市竟敢打副省级主意,对很多人来讲是不可接受。
他们看不到或者是看得到也不愿接受自身比起人家无论从规模、从管理水平等等方面差人家老远,人家不管是规模或者是利润都已经做到全国行业龙头老大地位。市场并不会分地市级和副省级,而是看市场上表现和生存能力……其实只要是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归属于那一级政府事实上真有那么重要?如果是怕别人讲什么国资流失,有些市场中竞争国企完全可以和管理有水平外地国企进行合作合资等等方式来改善
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存于人脑子中一些固有观念,这个工作才是难做……”
陆政东谈起了分内工作。所以他讲得也坦率得多,这些东西他并不需要秘书年民给他准备任何稿子,完全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还有就是东部沿海去打工很多打工仔,经过这么多年积累,有些人也有了一些身家。而且这些人都有绝活手,叶落归根,要是家乡有条件,肯定是愿意回到家乡发展,这样一批人也觉得不能小看……”
“抓好外资引进充分有效用好内资,想办法挖掘民间资本,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归根结底一句话:西部发展要从实际出发,环保先行、内外并举,西部特色,多样发展……”
江至阳很清楚陆政东虽然没有明指西河,但实际上所讲就是西河,他不得不承认陆政东对于西河分析是入木三分即便是他这个原来分管经济,现是常务副省长他也没有对西河发展方向分析得如此透彻
而且给他一个感觉是,不要老想着搞什么炼油项目,实际上这也就是糊弄外行,这样做反而是弄巧成拙,这个项目应该放西部来考量建西河什么地方有竞争力才是关键,西原本身是一个旅游和轻工业发达城市适合人居,还是要走高技术这样污染小前景好,潜力巨大产业,这条路子才有出路。
当然这只是他一些零碎解读,事实上还有一些东西应该是负责经济事务高层对西河一些看法或者是期望……
酒喝到这里才算是渐入佳境,话讲到这个份上,这才真正是有了一些味道,陆政东这些话里透露出了太多信息,他还真需要好好消化才能把握住其中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