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山和乡的农业税情况不清楚,我在的时候也就不到两百万,估计这几年展,山和乡的农业税也不会过三百万。”
“那起码是农业税的两倍多,更重要的是这个基本上没什么污染。”
6政东请示道:“是否进去看一看……他们厂长去安排生活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汇报汇报……”
6政东隐隐有些后悔,不该让罗金明去安排生活。
“那就先上山,回来的时候再看。”
上山的路上,陈省长兴致勃勃的看着窗外一栋栋显得很新的小楼,车行到一处。陈省长看到地里有两位农民在劳作就招呼司机停了下来。
6政东赶紧往前走几步,先去给陈省长打前站,拿出烟走到了两位农民身边,先将烟递了过去,然后对着其中一位老农道:
“老乡,看样子这活干了不少时间了,抽支烟,歇歇。”
老农接过香烟。美美地抽了一口,眨巴着眼睛,问:
“看你们都是坐铁壳壳小车的,是县里的干部?是想问什么情况吧……”
6政东打完前站就自动让出了位置,陈省长笑了起来道:
“我们不是县里的干部,也就唠唠家常……现在国家减轻农民负担。你们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吧?”
老农摆摆手,一脸的苦相道:
“负担是减了,不过粮食不值钱,修一年地球也落不了几个子。”
“那你们人均有多少田多少地?”
“我们生产队人多地少,人均只有一亩田。一亩半地,一年的粮食也就够吃……”陈省长似乎对此很感兴趣,于是问道:
“那你们家去年打了多少谷子,多少小麦?……”
老农家五口人,谷子也就四千斤左右,小麦两千斤。玉米四千斤,加上些芝麻黄豆的经济作物,陈省长算了一下,刨除肥料之类提留统筹,一家的口粮外,确实是赚不了几个钱。这还要风调雨顺才行。
旁边那个年轻一点的中年农民笑着道:
“你们别听他谦虚,梁大叔是怕露富,他可是我们生产队的殷实户。他儿子在外面打工,一年都要给家里寄一万多,不像我,家里老幺上大学,日子更是过得紧巴巴的……”
“二娃说的这倒是实话,我们现在日子还过得去,不是靠修地球,主要还是靠娃儿在外面打工,不然不要说有小孩上大学,就是有个三病两痛的,日子也就难过得很……”
陈省长点点头道:
“那你们村里出去打工的多不多?”
老农道:
“多,当年6乡长在的时候动员年轻人们出去,一个个还觉得背井离乡的,心里不踏实,还是乡里村里干部三番五次劝才出去的,现在不用劝,年轻人个个都往外跑……”
中年农民瞅了瞅6政东,有些疑惑的道:
“我怎么看着你有点面熟……有点象6乡长那个样子……”
陈省长哈哈一笑道:
“这确实就是你们年轻的老乡长6政东……”
两个农民也一笑,老农道:
“哎呀,还真是,6乡长带个眼镜,我愣是没认出来……”
6政东在当上副市长之后,为了显得成熟一些,就带上了一副黑框的平光眼镜,确实整个人似乎都和原来生了变化。
6政东陪着陈省长又摆谈了一会才上了车,陈省长把刚才了解到的情况细细的算了一笔账,对6政东道:
“这两位老乡倒是没说假话,现在大学实行收费之后,如果不是有其他收入,光靠种田,一年剩的钱根本不够供一个大学生读书……”
6政东道:
“读书倒还好,只要孩子一毕业,那就能翻身,最怕还是生病,真要有点大毛病,那全家人都深水火热了……”
陈省长点点头:
“靠人均一亩地,解决温饱问题应该是可以,真要想从土地上致富,这太困难了,一家人只有这么点田和土,老两口就做完了,解决这些富裕劳力,一是展乡镇企业,二是大力大展全省的工业、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外出打工确实是一条出路。”
说着又道:
“在现阶段,我们省里是不可能一下就解决这么多农村富余人口我们省里的富余劳动力到沿海打工,这也算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西部省份的额外的一个好处……”
6政东点点头:
“这山下还属于自然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地方,上面的自然条件还要差一些,就更困难一些,必须要多渠道多方面来解决。”
两人一边交谈着,很快就到了山上,进入到6政东主持检修间的公路上,离开山和以后,再次回来,6政东更是别有一番感受,既有一种成就感,也有一种说不出的其他情绪在心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