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头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皇帝陛下降旨江东招揽,就是最大的证明。
只是思想确实稀奇古怪,确切的说,他摒弃了“传统教育”的狭隘格局,追求创新。
最著名的是在江东时候就提出了学子求学当秉承“践行于世”的原则。
此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学过的东西,要能应用于实践,而不可封存在脑海中变成理论。
这在当初引起的轰动是很大的,因为大家口中的“读圣贤书”,多是出口成章、歌功颂德。
张昭的想法恰恰改变了这种弊端,用一句话来总结,便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月度考核也是这老家伙提出来的,不仅如此,他最近正在向祭酒反应,要不要来个“七天考”和“天天考”。
就是周考和随堂考喽?
靠,老子怎么闻到了一丝小抄和作弊的味道了?
杨修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考试的时候是最能检验友情的时候。
正在回忆,不知道哪位二货问了一句:“张昭老师,这堂课如果学生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崔琰老师的《帝国学说》,下一堂课才是《算术》。”
杨修一抬头,正是同宿舍的司马懿。
这货说话向来没头没脑,毛病不止被郭嘉教训过一次了,但就是屡教不改。
但司马懿此言出口的时候,同学们不仅没有感到突兀,反而全都附和起来:“仲达言之有理!”
“我们要上《帝国学说》,没有人能阻挡我们学习大汉帝国历史的热情。”
“对对对,我们要看高祖皇帝的意气风发,光武皇帝的中兴汉室,还要看---”
“闭嘴!”张昭拍了拍案牍,得意洋洋的说道:“崔琰老师把今天的课主动给了我,这套试题题量较大,一堂课答不完,两堂课连上。”
排山倒海的议论声。
崔老师会把自己的课白白送给其他老师?
不存在的,那老家伙可是出了名的“惜课如金”。
“张老师,我们不信,崔老师是绝对不会妥协的,他答应今天要给我们讲一讲大秦帝国的历史。”
“不信是吧,有签字画押为证。”张昭拿出了一张绵帛,笑呵呵的打开展现在大家面前。
上面墨迹凝重字迹清晰的写着:
我崔琰不胜酒力,与老张喝酒三轮,接连败北,愿赌服输将明日《帝国学说》课程时间交给老张,决不食言。
崔琰立!
然后上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手印。
“看到没,白纸黑字清楚的写着,谁还有疑问,站出来,我们两个出去聊。”张昭立刻严肃了起来,拿起了案牍上那把长长的戒尺。
学生全部都噤若寒蝉起来,但议论声却越来越大。
“崔老师也太弱了,这酒量还比不上我呢。”
“不能喝也别把课程输出去,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不合乎常理啊,明明是北方的酒更烈一点,怎么到头来来自北方的崔老师没喝过江东的张老师?”
教堂里炸锅了,没特么见过这样的事。
最淡定的是杨修,他已经能做到遇到“突发情况”面不改色。
这个三国是真有意思,简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会发生。
身侧的郭嘉用毛笔尾端捅了捅杨修,说道:“德祖,我已经能猜到所以然。”
“让我来说。”杨修笑着摆了摆手,解释道:“定是张昭老师昨晚用水代酒,骗过了崔琰老师,这才赢了,虽然赢得不光彩,但赢得很漂亮,奉孝以为然?”
郭嘉摇头晃脑:“深以为然!”
果然是军师学院啊,处处权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