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维周老远一看,不由皱了一下眉头。原来来的人是一干金钱帮众,为首的正是小掌柜贾地和韩超。
贾地也看到了穆维周和班超,只见他笑呵呵的踱到穆维周他们桌前,手捋胡须、满脸堆笑的说道:“穆少侠,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小老儿自从上次领教过穆少侠的剑招之后,对穆少侠一直念念未忘啊。”
穆维周听他口气不善,不由心里发愁。自从上次交手之后,他已经知道自己和贾地的武功差距很大,虽然他每天都没耽误练剑,但说到一月只能究竟有多少精进,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今天本来是和王充他们出来聚一聚,身边连一把剑都没带,万一贾地此时发作起来,恐怕凶多吉少,更何况王充、班超二人没什么武功。穆维周一边想着,一边站起来对贾地抱拳道:“贾老前辈,穆维周之前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您就是名满天下的金钱帮小掌柜,贾地贾前辈,正想找机会去拜会您,提请恕罪的,没想到今天在此偶遇,实在意外。不知您一向可好?”穆维周这番话说的半真半假,除了技不如人的情势所逼以外,他本来与贾地就没有多大恩怨,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本着与人为善的想法,诚心诚意的向人示好总是不会错的。这与之前刘炟在明帝面前阐述的《同人卦》思想也是一致的。
贾地倒是没想到穆维周能这么客气。他今天本来要出发去中山办事,韩超等金钱帮众非要为他践行,也是无意间到了这兰台聚。有道是“伸手难打笑脸人”,他一见到穆维周,本来有心思找一找他的麻烦,毕竟当时穆维周的出面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但听他如此说一时也不好发作,便笑着道:“呵呵,客气!客气!穆少侠剑术精妙,侠肝义胆,小老儿有缘识荆,三生有幸。只是小老儿自从上次与少侠交手之后,却一向不大怎么好,你说怎么办呢?”
旁边王充见贾地言语不善,便要帮穆维周说话,班超知道贾地的厉害,马上制止住了。穆维周已经抱定了心思,不与贾地起争执,微微一躬道:“贾前辈哪里话。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不知者不罪。您老人家江湖前辈,大人大量。我看不如今天就由维周做东,再摆一桌,向您请罪如何?”说着就张罗着招呼掌柜的。
贾地见穆维周态度诚恳,一时也弄不清他究竟是怯懦还是真心,但想到一个月前他让自己在大庭广众前失了面子,便道:“穆少侠,小老儿若是不给你这个面子呢?”
穆维周正想这怎么应对,楼梯蹬蹬声响,四个年轻的后生走了上来。穆维周一看,其中两个他还认识,正是和自己当值的太子舍人耿夔和马鱄。
二人人上楼见穆维周也在这里吃饭,便兴冲冲的过来打招呼。他们这一打招呼,穆维周不由暗暗叫苦。贾地此刻正要找自己麻烦,他们和自己打招呼,难免会被认为与自己是一伙。若是寻常打架,一下子多来四五个人,定然能赚到便宜,可是遇到贾地这样的高手,像耿夔、马鱄这样的身手,非但帮不上忙,反而有可能多了几个无辜。
马鱄的父亲马严是马援的堂侄。说起来当今的马皇后少时曾与窦家有婚约,后来马援被梁松陷害去世后,马家失势,窦家也解除了婚约。当时在马严的力主下,将马氏三姐妹送进宫中,后来最小的三妹成了当今的马皇后。马严后来与自己的亲兄弟马敦在长安安陵钜下居住。马严和马敦剑法了得,又好义行善,说起“钜下二卿”在长安附近没有人不知道的。最近马严刚刚被明帝召到洛阳,在兰台做校书郎,说起来还是班固的同事。
耿夔的父亲耿国是东汉开国元勋耿弇的亲弟弟耿国,年纪比穆维周和马鱄稍大一些,做起事情来虽有些霸道,但与穆维周和其他同僚都相处不错。他和马鱄今天也与穆维周一样不当值,听马鱄的父亲说这兰台聚的菜品独特,就相约来尝尝,没想到恰好遇到了穆维周。
耿夔本来是个好惹事的主儿,一见穆维周与贾地的架势,知道是在较劲呢,不觉心中一乐。像耿夔这样的权二代,仗着家里有钱有势,不欺负别人就算好的了,多半得理不让人。他虽然不知道贾地是什么人,但他认识穆维周,知道穆维周绝不是惹是生非、仗势欺人的人。虽然他不太在意穆维周是他的顶头上司,但他知道穆维周与太子刘炟交好,经过他这一个来月的观察,两个人都快同穿一条裤子了,所以遇上眼前这种事,正是他巴不得的。
<!--div class="center mgt1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