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饭桌上的几人神色各异,却全都呆住了。有人高兴得吃不下饭,也有人气闷得吃不下饭。
最高兴的当属秦太爷,他再次搁下箸子,欢喜却又担忧地问:“宝哥儿若真能当太子的伴读,可是咱们秦家的荣耀。但这位太子,不会仗势欺负咱们宝哥儿吧?”
秦立辉哈哈大笑,肯定地说:“太子乃皇家人,礼仪是一等一的好,自然不会做出欺负人这等粗鄙的事!”
宝儿淡定地坐在秦立辉身边,无视对面嫉妒羡慕恨的目光。
张姨娘第一个按捺不住,问:“大少能上国子监,那咱们磊哥儿也能上的吧?”
秦立辉向来喜爱张姨娘的“善解人意”,此时听了她的话,只觉得这妇人愚昧得无可救药,眼风一扫,顿时让她闭了嘴。
“无知妇人,你以为谁都有这个资格上国子监?”看了坐在她身边专注啃鸡腿,一副饿死鬼投胎的二儿子一眼,秦立辉忽然生出一种厌弃,“看你管教出来的好儿子,这副德行迟早会丢我秦家的脸!”
一种前所未有的羞辱感顿时笼罩在张姨娘的心头,随着这位大少的年纪逐渐大了,她因他受的罪便多了起来,近几年常常惹秦立辉厌弃,于是她对秦宝儿的恨意便愈发深重。
秦夫人自七年前丧子之后,身心皆大受打击,从此身体的情况便一跌不起,成年卧于床榻。听闻宝儿被皇帝选中当太太子陪读的事,心里忧喜参半。喜的是宝儿越来越有才干,忧的是国子监全是高/官世家的子弟,他一个女儿家在男子扎堆的国子监里,难保身份不会暴露。
对此,秦宝儿很是淡定,再次跟他娘强调:“母亲,如今我是顶天立地,能保护家母的男儿,请你莫要把我当女儿家看待。”
桂嬷嬷不同于秦夫人的忧虑,对这位大“少爷”的表现和作风很是欣慰和欣赏。
话说春节过后,秦宝儿就准备到国子监上学了。作为太子伴读,首先便要入宫觐见太子。
正月初十那天,全家人将他送出门口,就连他娘也不畏寒风袭身,由婢女搀扶出来,含泪目送他上了马车。
入了宫后,便有太监引着他前往东宫。秦宝儿腿脚平稳,目不斜视地跟着太监走,看得领路太监心中暗赞,九岁孩童竟有如此定力,看来是个有前途的!
实际上,秦宝儿心里远没有表面上那么镇定。尽管活了两世,但皇宫这样高大上的地方他却从未接触过,此时身在宫中,他自重生以来那颗淡定的心,开始有些不淡定了。
直到见到那位太子殿下,秦宝儿上飘下飘的心再次落定。
眼前的男孩生了一副精致俊秀的容貌,黄色的蟒袍罩在他瘦削的身子上,更显高贵华丽。
然而,与他的形象十分不符的是,此时的他正做着很不高贵华丽的事情。
卫辰风双脚大咧咧地架在小太监的背脊上,身子懒懒地半躺在太师椅,小手搂着一个宫女的腰,那宫女约莫十五岁的年纪,生的很是好看,眼下正翘着兰花指将葡萄儿送到太子的嘴里。
如果这小屁孩再大些,眼前这副场景倒是香艳的。然而这太子却还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奶娃,这个场面看起来就滑稽了。想到这里,秦宝儿嘴角抽了一下,克制不住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