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指京师(首都),如《诗经民劳》所注:“中国,京师也”。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即京畿。如诸葛亮曾对吴主孙权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如《史记东越列传》云:“东瓯请举国徒中国”。
四是指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云:“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之裔居住之地,如《论语集解》云:“诸夏,中国也”。
六是泛指历史上华夏或汉族所建立的政权,《史记》、《汉书》中此类称谓不胜枚举。
自汉代始,朝野上下和文人学士习惯于将汉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因此,当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也多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北魏,自称“中国”,而将南朝称作“岛夷”;同一时期汉族所建之南朝虽迁离中原,却亦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皆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所以,本书中出现“中华”、“中国”的字样,完全符合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