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不禁感慨,说:“不出来留学,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发现,我还有这天赋,写什么小说嘛,我应该当个厨子”。
刚来这几天,俄语课还没开班,没有课上,每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羡金就跟自己国内的朋友们聊聊天,问问他们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时不时地翻翻朋友圈,想看看李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新动态,整个暑假经常看到她上传自己的自拍照,字里行间都是说自己的生活过得不错。
分开了以后,羡金还是挺想念她的,今天没有动态,那就去看看她的相册,都是前几天发的,羡金看着照片发呆。
现在,这个女孩再也不属于他了,心中惆怅落寞,时间再久一点儿,找到新欢了,大约就能忘了吧。
这样待着其实也是挺无聊的,总感觉空虚,人生地不熟的,没有好玩的地方去找点乐子,他呆不住了。
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那就广泛的交友吧。
留学的生活相对于在国内上学,可说是感情真空,身在国外,语言沟通障碍,交到外籍朋友是不容易的,打不进他们的圈子,很多留学生会产生边缘感和自卑感。
只能与周围的中国学生抱团儿,但都因为刚认识,相互之间很陌生,交流不多,可羡金是个自来熟的性子,特别健谈,在他的字典里,好像不存在“慢热”一词,很快就能与众人打成一片,相处融洽。
大家一起吃喝玩乐,来应对感情的真空,羡金胆大心细,路上遇到几个白俄小哥儿,自己不会俄语就用翻译软件跟人家聊上几句,再不然说上几个英语单词,最后拉着一起到酒吧里碰杯。
语言不通没关系,在羡金的世界观里,没有什么是一杯酒解决不了的,不熟没关系,一起吃顿饭就是朋友了。
他很擅长与人交往,在陌生的环境里,可以通过结交新朋友来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找到归属感。
几天下来,羡金就发展了一个自己的小圈子,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有同批来的新生,也有在当地待了一两年的老生,有人加入,有人离开,能聊到一起,玩到一块儿的,那就天天聚会,喝酒吃饭,有玩不到一起的,那就不玩了,不是一个路子,谁愿意被强拉硬拽呢。
羡金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社交,被众多形形色色的人围绕着,与不同的人聊天,发挥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口才,各种饭桌游戏也是花样繁多,羡金总是时刻充满自信与活力,每天忙得像个勤劳的小蜜蜂。
再加上他智商高,情商也高,特别招人喜欢,身边同样喜好社交的伙伴们都爱招呼他去家里吃饭喝酒,羡金也是来者不拒,积极响应。
今朝有酒今朝醉,临行前,父母的嘱咐,还有曾经班主任梁羽的劝告,都被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生活过得闲适安逸,可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羡金看到周围成双成对的,而自己却单身,太没道理了。
凭着自己的魅力,怎么着得有个女朋友啊,羡金对自己特别的自信,上一段感情既然已经结束了,那就忘了吧,该开始新恋情了,上大学哪有不谈恋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