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之后,有宫女见了自己,便去通报,太后如今还未起身,年华便在门外站着等候,不过多久一名年近四十的女子走了出来,见着自己便道,“年小姐,太后娘娘要见你。”
“还请姑姑带路。”年华不失礼数,跟在她身后进去,红芍是跟在太后身边的老宫女了,她进去后在帘外顿住脚步,跪地轻声道。
“年华拜见太后娘娘,给太后娘娘请安。”
乖巧请安,年华跪在地上一动不动,里面太后正在梳洗穿衣,听见年华请安之后,她却也没有开口让年华起来,年华微微咬了咬牙,膝盖上早就是一片淤青,若是再不起来,恐怕是真的要出丑了。
“起来罢。”
梳洗完毕,太后起身,宫女将珠帘撩开,太后走出,看着年华乖巧的跪着,很是欣慰,“佳慧的女儿,果然是知礼懂礼。”
“太后娘娘谬赞了,母亲从小教导,此乃人之本分,年华谨记于心,不敢轻易忘怀。”
太后听得如此回答,不由有些感触良多,微微低头瞧了年华一眼,道,“行了,来陪哀家坐一会儿。”
年华缓缓起身,跟在太后身后,目视太后坐下,又有宫女拿来凳子,年华向宫女一谢,立刻道,“谢太后娘娘。”
太后甚少能见十几岁还未出阁未经世面的少女能如此懂事,很是满意的看着年华,但看着小小的少女脸上虽然掩盖着愁容,但并不见其慌乱,如此稳重大方,恐怕日后要比佳慧更加出色。
望着似乎有些伤神,太后看着年华那张小脸,不由自主的想到周韵婉,忽然道,“也是可怜的孩子,最近府中可还好?”
年华起身,低头道,“一切安好,且不日老夫人即将回京,年华对府中事宜还有很多不懂之处,如今是婶母宋氏相助,才好些……”
“也是,年二夫人也是书香门第出身,有她助你倒也好。”太后思索下道,却微变神色,“哀家……是有愧于你母亲。”
年华微微一骇,跪在地上低着头,“太后娘娘……”
“起来吧,好孩子。”
太后扯出一个不甚合适的笑容,“只看着你如今的模样,哀家就会想起来,佳慧刚刚入宫的时候,也同你一样小心谨慎的。”
“那个时候,哀家是打心眼里喜欢,唯一的女儿不到满月夭折,她若是活着,恐怕如今生下的孩子,也差不多与你同岁。”泪水留下,太后拿帕子擦去,红芍在一旁宽慰。
“太后娘娘切莫伤神了。”宫里老一辈的人都清楚,佳慧公主虽是外姓公主,却也是得尽宠爱,毕竟她不争不抢,也不会抢了任何人的,反倒是给她自己谋了平安。
“太后娘娘……”年华忍不住鼻子一酸,忍住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哽咽道,“母亲从前,常在年华耳边提起从前的种种,她很高兴,在周家灭门之后,还能在太后娘娘膝下承欢,年华想,母亲也一定不希望看到太后娘娘伤心。”
年华的话似乎缓和了太后心头的悲伤,仿佛是与人说着家常一般,轻轻与红芍说道,“红芍你瞧,这孩子,和佳慧……”
“佳慧公主孝顺,如今还有年小姐,太后您并没有失去佳慧公主,眼前不正有人担心着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