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沿河岸而行,依稀可见一些原来的沟渠痕迹,多年失修已经荒废无用了,这使得距离河道稍远的田地因干旱而荒芜,距离河岸较近的田地也因为河水稍涨即涝而无奈废弃。如果能够把这些水渠重新修整拓宽,增强灾害抵御能力的话,不说荒地变良田,也至少不会颗粒无收。现在朝廷税收拮据,有了钱也全填到了“外御满清、内压暴民”的战场之上,偶尔从皇帝手缝里漏出点银两经费还不够官员塞牙缝呢,又怎会有心思顾及到水渠疏理上面呢。
无定河,因河道漂移变迁,恍惚不定,河流溃沙湍急,深浅不定,毫无定数而得名。冬天的无定河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干旱少水,如同被驯服的怪兽一样无精打采,河边或矗立或悬挂着巨大的冰锥让人望而生畏。
李自成沉思着,甚至有些灰心丧气。多年的兵伍生涯,使得他自己本就不是种田的好手,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己真的能够从农业上着手“扭转乾坤”吗?老百姓吃不饱饭怎么能安定下来?接下来自己想的富民强国的政策还能顺利实施吗?即使自己把“花马洞”宝藏全部填在这个“坑”里面,可是“人定能胜天”吗?难道自己非要走上“闯王”的老路吗?
李自成能清楚地看到灾荒留下的印记,偶尔还会有尸骨裸露,很明显是人骨,有成人,有幼童,这些深深刺痛李自成的内心。整个民族的痛苦就从这个时代开始,鞭挞了足足几百年的时间。
李自成不断地运用后世的知识进行思考,止流民迫在眉睫,没有流民就没有暴动,有了良民才能开发农业。就目前来说,“流民”是农民义军的主要兵源,自己想减少流民,雇佣流民就是和农民军抢人,无疑会得罪农民军。农业发展起来了,官员贪腐又会群涌而至,想保住劳动果实肯定会得罪朝廷,自己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发展农业就得疏通水渠,就得改良农作物品种,春耕将近,自己有时间做到吗?和百姓眼中的“救星”抢百姓,和官员争权夺利,自己有能力做到吗?
李自成想的头都疼了,索性哼起了当年部队上的一首军歌《士兵小唱》: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累不累,想想********。
当兵、扛枪,保家卫国,歌声满天飞。
……
战士责任大,
风吹雨打都不怕。
想起远方的妈妈,
我们一起祝福她。
打起背包走天下,
处处是我家。
……”
李自成搓了搓被风吹得有点麻木的脸,抓了把雪放入嘴中润润喉咙,大步朝着来时的路走去。“干吧,大不了等干不下去再造反也不迟,反正崇祯还能活十几年呢,慢慢来吧。“李自成给自己打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