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山,又名高里山、汉以前称作"高里山"。为古代帝王的禅地之所,《史记》载:"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汉书》中多处记载了汉武帝"亲禅高里"。约到魏晋时期,出现"蒿里"之称。蒿里山曾建有规模宏大的蒿里山神祠,又名森罗殿。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这是晋朝陆机的《泰山吟》。
蒿里山的入口,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哩~当地人一听说我们要去蒿里山,大都吃了一惊,问去哪干嘛。到了这个入口处,一位在旁散步的老大爷说,爬这个山最好不要自己爬,山高草多容易出事……
待进到山里,见到的却是断壁残垣,还有着一些过去战争的痕迹。
蒿里山周围破破烂烂,走到近前,又看到一个脏的不能再脏的池塘。
“这叫“万人坑”,又指着东北方,说“森罗殿”就在那个方向。阎王不要的人,全部扔进了万人坑。”
“再往前走就是鬼门关。鬼门关为通往地府之门,鬼门关前塑"阴曹地府"门亭,右侧外树一碑,隶书"此冥府也!"四个大字。
鬼门关是一座古式楼亭,四角飞檐。漆黑的山门空阔如宇,古意苍茫。血锈般的横匾上,镌着骇人的"鬼门关"三个大字,引人注目。
关前两旁排列着十八个罚恶刑鬼,一个个花颜色绿,张牙舞爪,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关侧古树荫蔽,雀鸦聒噪,寒星凉月,给人阴森恐怖之感。传说阴间鬼门关有守关鬼卒,手执剑戟检验"路引",无论哪个亡魂来到这里,必遭检查,看是否有通行证。
这个通行证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印章。
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亡魂若进不了鬼门关,就不能投胎转世,只能变成孤魂野鬼浪荡四方。过了鬼门关,就来到了黄泉路。黄泉路是一条宽约2米,长约50米的青石板路,路面不很平整。
天子殿是阴曹地府最高统治者阎罗王所居之处,是鬼城的最高首脑机关,也是蒿里山最大的古建筑群。天子殿结构雄伟,工艺精细,采用传统的飞檐斗拱,镂空雕花,圆木承重两大椽加脊逗合而成。屋顶为四倾斜面,形如广伞。占地3569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由牌坊、山门、殿堂和二仙楼四部分组成。
天子殿前有一"考罪石",是通往阴曹地府的最后一道关卡。亡魂到此,都要单脚站在考罪石上,挺胸抬头,看着前面的“神目如电"四个大字进行考核,在阳世行善积德的顺利通过,造孽作恶的被打入地狱受罚。
牌坊为木石结构,通高10.5米,正面横书"天子殿"三字,背面书"幽都"二字入大门,两旁有四尊塑像。
大家看到手拿白蒲扇,面带微笑,挺着白白胖胖大肚子,头戴高帽的白无常,帽子写着"你也来了四个字,他是负责接待行善积德的亡魂的。
”
而黑无常,面目狰狞,帽子上写着"正在捉你",他是负责捉拿作恶亡魂的勾魂鬼。另外三尊塑像像鸡脚鬼、鹰将、蛇将狰狞恐怖,专司提拿坏人。“
”往里走,抬头看见一幅明末高僧硝山和尚作的楹联:不涉阶级须从这里过行一步是一步;无分贵贱都向个中求悟此生非此生的确,这里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职位高低,死后都要魂归阴曹地府,听候阴天子发落,从个中求再生。“
”四大判官,即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还有十大阴帅,即日游、夜游、黄蜂、豹尾、鸟嘴、鱼鳃、无常、牛头、马面、鬼王。一个个身高丈二,威风凛凛,象似随时准备执行阴天子发布的命令。他们能各尽其长,各带其兵,各惩其恶,各报其功,无论造孽作恶的鬼魂有多大本领,即使能上天,能入地,都难逃过他们的手掌。“
“怎么样?对我这个免费导游还满意么?”
依旧是那个中年男人,居然忽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还嘟哩嘟璐的说了一达通介绍蒿里山风景以及历史的导游词以后,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