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想通这一点,便心知肚明宁王所言不虚。
“宁王虽然验收通过了甘泉渠工程,但工程的质量到底如何,只能交给老天爷去检验。如今,事实证明,甘泉渠工程质量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相爷站出身来,适时补充了一句。
“甘泉渠到底有没有问题,朕必须要知道结果!”魏帝对于两派的争执不置可否,但他明确表示要严查此事。
“儿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甘泉渠关系一方百姓,若是不查明真相,恐怕很难跟天下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儿臣以为此事可交由刑部去办。”荣王提议道。
荣王深知魏帝要查此事不过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堵住悠悠众口。刑部尚书孙大人虽不是他的人,却是个随风倒的性子,是万不敢将他的人怎么样的,顶多就是查出几个无关紧要的人,给魏帝交差。
“老臣以为不妥,刑部主理天下刑狱,查处官员贪腐不是他们的强项。况且,有御史台在,刑部去查此事,明显是越俎代庖。”相爷反驳道。
相爷这一句话,惊了无数人。
刑部尚书孙大人听闻荣王推荐他去查此事,吓得魂都快出来了。他是万万不愿意走到风口浪尖上的,一个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现在乍听相爷将此事推到了御史台,他悬着的一颗心算是暂时放下来了。
户部尚书郑大人听到相爷举荐御史台去查此事,心里突的一下,看来相爷确实是对他的这个外孙上了心,竟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仕中去办。郑大人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忧愁。
荣王袖中铁拳紧握,面上却维持着平静。应仕中,一个跟他结下死仇的人!
“现如今,御史台加上御史大夫段大人也只有四人而已。何况,范大人醉心厨艺,早就不问府衙之事。儿臣以为,以目前这个状况,御史台恐担不起陛下的重任。”
荣王意有所指。朝中众人皆知,段大人一心求仙问道,早就不理御史台的大小事。要不是去年新进了两人,再加上有太祖皇帝的旨意在,御史台就早应该被撤了。
“荣王此言差矣。兵贵精不贵多,御史台人虽少,却是担着监督百官之职。有去年河中府旧案在前,御史台的实力想必诸位大人心里皆已有数。”相爷丝毫不让步。
“御史台的实力,朕是看在眼里的,这件事就交给他们去办。这差事若是办好了,朕重重有赏。还有,今年科举,吏部和礼部酌情给御史台招录一些新人。”魏帝听完他二人的话,做了决定。
段大人,陆大人,李大人上前领了旨。
“文水县受灾严重,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朕决定安排一个得力人选去文水主持赈灾大局。诸位可有合适的人选举荐呐?”魏帝问。
久无人言,殿中出奇的安静。
众人皆知,陛下此举不过是为了稳定人心。治水之策,朝中讨论了数日之久,也没有拿出一个有效的方案。说来说去,都是以往的一些老办法,根本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现在主持赈灾大局,可谓是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众人纷纷噤了言。
“诸位都没有要举荐的人选吗?”魏帝一瞧见这些遇事就往后躲的朝臣,满肚子都是气。广袖一甩,转身坐回了龙椅上,居高临下望着殿中,接着道:“宁王,朕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派你去主持赈灾工作。你意下如何?”
“儿臣无异议。”楚清临依旧是淡淡的语气。
“好,作为朕的儿子,关键时刻,就是要有担当有勇气。现在朕封你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文水县及其临县的赈灾工作。”魏帝一拍龙椅,下了圣旨。
“儿臣领旨。”楚清临跪下领了旨。
“郑爱卿,你们户部全力配合宁王做好赈灾工作,千万别再给朕出什么纰漏!”魏帝扫一眼郑大人,语气又冷了下来。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