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觉笑道:“助楚的样子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景遂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陈大人以为诸国都是傻子吗?如果大汉把无名将领派去,汉舍弃楚的意图一样明显。但要大汉派郭威与那赵匡胤去楚后连吃败仗也不像样子,会显得大汉过弱,因此大汉必须胜几仗,可是这样一来大唐就要损兵折将。”
陈觉不理会景遂,直接对李璟说道:“所以攻楚前,我们必须做两件事。一就是派一名精明能干的使者去汴梁和大汉修好,还要请大汉拖延李守贞一战。这对汉来说简单得很,也给汉一个派无名小卒去楚相助的借口。国内大乱都未平,又怎能把郭威派去楚呢?第二就是立刻给马希萼书信说大唐一定会助他。”
马希萼到时一定不肯称臣于大唐,这点李璟并不质疑。“你确定马希萼夺了楚国王位后会杀了马希广吗?”陈觉的计策的最终目的就是辅助马家兄弟当中无兵权的马希崇。马希崇性格软弱,野心也没有,但是他热爱现任楚王马希广,到时为了替哥哥报仇他肯定会来找大唐求助。等大唐帮他夺了王位,他坐不了多久就会把楚让给大唐作为谢礼的。
“这点皇上大可以放心,”陈觉嘴角上扬,“就连太弟对这都没有迟疑。”
景遂点了点头。“可是我想知道陈大人如何能断定马希崇不会找大汉相助呢?”
“那就要看我大唐那位精明能干的使者是否能够说服大汉派最差的将领去楚了。”陈觉自信满满地说道:“做到这点,如果你是马希崇,你会去找一个已经败给大唐的国还是直接找大唐呢?”
李璟笑了笑,“这么说,要得到楚国,我们就差这位精明能干的使者。你心中应该已经有人选了吧?”
陈觉回答道:“那是当然,就怕这人不愿去。”
李璟问道:“若朕下旨,谁敢不去?”
陈觉回答道:“就是皇太弟。”景遂?李璟有一点吃惊。
景遂低头道:“臣弟很久没有出使了,恐怕生疏了。”来当年父皇经常派他出使,而且效果一直很好。只是他并不自告奋勇出使,所以李璟也没逼他再去过。
陈觉笑道:“太弟,你太谦虚了,这次不需要你做太多。你只需要带上礼物和之前逃回来的领军首级,然后跟汉皇说,那一小组士兵是李守贞收买的,并未得到我大唐的允许就偷偷地潜入汉的境界,他们死有余辜。”
景遂反对道:“这对那些士兵不公平。”
“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陈觉说道:“这些士兵本来就应该愿意为国捐躯,现在他们为国消失也没什么不可。”
李璟问道:“要是汉皇他还是不肯相信我们,仍然要出兵呢?”
陈觉满脸傲气地回答道:“皇上不必多虑,大汉那边的形式,太弟应该很清楚。刘承佑他新婚不久,心情愉快,只要讨好他那位耿夫人就万事无忧。”他瞄了一眼景遂,只见景遂眉头紧锁。“如果皇上信的过微臣,我会好好挑选礼物让太弟送给耿夫人与刘承佑的舅舅李业。”
看着景遂脸上的不悦,李璟说道:“太弟,朕不想勉强你,若非紧要关头…”
“臣弟明白,”景遂说道,“我愿前往,只是皇上是不是能再修书一封替李守贞求个情?也算我们对他仁至义尽了。”李璟答应了,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为留朱元,他也会这么做。
**
李业坐在他的皇外甥面前,就听皇外甥紧张兮兮地说道:“舅舅,郭威他还未攻下潼关,大唐又派兵来犯,这可如何是好?大臣们都说如果这时把郭威召回,一定会乱我军心。”
李业高兴得很,他有个升官的好主意。他听他在军中的眼线说郭威这人本事不大,大多数主意都是他的几个校尉们出的。“皇上此言差矣,君无戏言啊。您应该把郭威调回,罢了他的官,除掉一个辅助大臣,杀鸡给猴看,灭灭那杨邠,王章的威风。”李业并不担心大唐来犯,他们已经输了一仗了,能有多厉害。
“罚了郭威,谁来带领士兵们呢?”李业就等着皇外甥问这个。
他捋了捋胡须说道:“看来也只有小舅舅我,勉为其难去代替他了。”带兵剿灭李守贞简单,大不了收买之前帮郭威的几位校尉请他们给李业卖命。实在没办法,就跟皇外甥说,为了避免损兵折将,李业就这样继续守着墙直到李守贞粮草用尽。有了军功和兵权还怕没官做?到时候可能就连这皇帝宝座也能借来坐坐。
皇外甥笑道:“真的?早知道舅舅愿意去,朕一开始就该派你去。”李业笑了笑,一开始他可不愿意去,李守贞那厉害劲儿,假如那时去,岂不是去送死?“朕立刻就叫人拟旨,召郭威回来。”李业目的达到了,便快快乐乐地回府了。
刚进门,下人就说唐国的皇太弟之前带了很多礼物送给他,只是见他不在家,先回驿站去了。
今天真是喜从天降啊,好事一件接一件。李业兴致勃勃地进了客堂,只见里面放着两大箱子,里面装得都是他以前听说过,但没见过的,南方的奇珍异宝。
李业把玩着这些上等的宝贝,哈哈大笑起来。大唐刚刚吃了败仗就送礼来了,傻子也知道一定是有求于他。既然这样,他绝对能开口捞到更多地好处。他立刻叫下人把唐太弟请来议事。
*
------题外话------
这山谷一战,用这漏斗地形获胜是效仿历史上罗马对英国的一战,那时罗马人就是这样以少胜多的。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