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总伦笑了笑,说道:“上天怎么会帮他们?秦王才是未来的天子,不必多虑。”
朱元不这么认为,他说道:“或许这木架子是为了筑墙做的地基。”整个大殿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秦王说道:“就算如此也不必多虑,辽皇以回信说他开始调动兵马,不日就会启程来助我们。除非汉军一个月内就能造好墙,我们必胜。”
一位将军应声道:“就是,就他们那速度,别说一个月就是再给他们半年也造不到半个人高。”
朱元还是担忧,他说道:“秦王,最近探子并没有来报说辽国那儿有调兵的迹象。您想想,要击败大汉不是几千个士兵就可以——”
方才那位将军哼了一声道:“客将就是客将,只会长他人志气。”
朱元不理会,继续说道:“末将认为现在情况并不妙。辽人不可靠,万一辽皇只是在敷衍我们,那等再过几个月郭威要是真的筑完墙,我们可就成瓮中之鳖了。”
秦王皱眉道:“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办?”
看来秦王还是比较清醒的,这也是朱元当初选择追随他的原因。“我们应该立刻向大唐求助。”
别的将士说道:“秦王,这不妥当。万一辽皇和唐皇都出兵支援我们,等到了汴京他们都要我们割地。我们北方给辽,南方给唐,哪儿还有我们生存之地?”
真是不可理喻,朱元说道:“连潼关都保不住,讨论这些有意思吗?”
“那是我对秦王有信心,不像你这客将,怎么养都养不熟。”那位将军直接对秦王说道:“陛下,朱元他那么喜欢大唐,您看是不是应该给他一点盘缠,让他去大唐做客将?”
“够了,”秦王说道:“我会再看一段时间再说。如果辽国仍然没有动静,我们就向大唐求助。”朱元感激秦王没有把他赶走。
*——*——*——*——*——*
因为两个月的期限到了,水饺和包子都离开了。他们说不想与对他们这么好的大汉兵为敌,但也不想跟着大汉攻潼关,所以决定回老家种田。还好永德把水饺的笔迹模仿到可以以假乱真的程度了。
“这封信你到底写了一些什么?”元朗满脸微笑地看着永德写信。
永德随口回答道:“还是老样子,敷衍几句,说粮草还没备好,不能出兵。”
他刚放下笔,元朗就把书信抢了过来,过目一遍。“你这语气模仿的跟辽皇真的很像,难怪李守贞一点都不怀疑,这两个月一次都没再开城门,静静地等救援。对了,安锫妹妹是不是说今晚墙就要筑好了?”
永德简单地回答道:“是的。”
只是目前为止墙仍然只是地上的木架子,一点都不高。要是别人说一夜能完工,元朗一定不会相信,可是因为是她说的,他很期待看今晚的好戏。
元朗突然有个疑问:“那她为什么再叫你写信?是怕今晚墙不能完工吗?”
永德回答道:“不是,她只是说能多骗几日就多骗几日,以免他一见墙就冲出来。墙筑完还需要加固。”他伸手说道:“把信还我,让我再检查一遍。”
元朗笑了笑,“不用了,写得很好。你看起还真累。是怎样,学辽皇很艰难?”
永德叹息道:“没有学苔丝难。”他们两个的笑容都消失了。苔丝走得太早。
一声骡子的奇特叫声把他们两个惊醒。永德不小心撞到了桌子把宣砚里的墨水捐了出来。墨水正好落在他们的衣服上。
永德说道:“元朗,对不起…我们还是先换个衣服再去送信。”
他们正在换衣服时,宗先生进来了,他看着他们用手摸了摸额头,说道:“二位慢慢忙,我去睡了。”看来他一定是说书说累了,没过一会儿他就躺在床上,还很夸张地打起响亮的呼噜来。
他们还没穿好衣服就听见,“哲德,”这是宗先生老家的名字,整个军营里只有一个人这么叫他,“你今晚到底去不去啊?”不好,元朗和永德立刻抓衣服想尽快穿上,只是营帐的门帘已经被掀起来了。
*
------题外话------
史上,李守贞确实向辽国求救,只是都被郭威的士兵拦截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