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绕道京都(1/2)

();

胜利的柴毅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就目前来说他的地盘还是很小,他的军队仍然不多。在战胜廉战之后他又多次出兵,取得了一些胜利,并在诸多周军地盘烧掉了周军大批的粮草,断了敌军的后勤补给。

本来柴毅想趁胜追击,但周军却早有准备,河北河南一带的周军将领纷纷进攻柴毅的老巢岭南。没办法,柴毅为了保住大本营,只好收兵回城。

此时的柴毅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并不是因为某次战役的失败造成的,而是因为他已经隐约感觉到自己的这次冒险行动似乎不可能成功了。

柴炎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自己所有的地盘不过是岭南、河西、山东一带而已,论人力资源、物资储备自己都远远比不上炽焰。虽然屡战屡胜,但毕竟无法彻底击败对手。这倒是一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

柴毅不得不开始相信,战争如果照这样继续下去的话,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率领着越打越少的部下被对方的几个小兵抓住送去领赏,然后屈辱的活着或者是屈辱的死去。

失败其实算不了什么,可希望的丧失才是最大的痛苦。本来有希望胜利,而却将希望一点儿一点儿的打没了。这才让人感到痛苦。

一直支撑着柴毅的希望之火看来也已快要熄灭了,还有什么指望呢?总不能等柴炎生老病死吧?要知道此时的柴炎不过年近三旬,正值壮年。生老病死?怎么可能?况且就算柴炎死了,皇位依然轮不到自己头上,也不知道那么多年了柴炎也有没有个子嗣?

就在此时,一个消息改变了柴毅的命运!

这日,柴毅正在像往常一样训练士兵,忽然无情走了过来,拱手道:“王爷!京都里的兄弟送来了一封书信!请您过目。”

柴毅眉头微皱,心想京都那儿会有什么事,接过书信柴毅便拆开来看,他率先去看信后面的署名,“是高长恭!”

书信正是潜伏在宫中的高长恭送来的,柴毅相信高长恭会给自己带来有利的消息,便迫不及待去看,只见上面只有简短的一两句话:京师兵力十分空虚,如趁虚而入,一定可以一战而定!

看完之后柴毅顿时陷入了沉默,说起来这消息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但看后却又感到十分无奈,为什么呢?因为柴毅的人距离京都挺远的,从岭南打到京都,谈何容易?!自己打了两年仗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问题在于柴炎是决不可能让开一条路让他打到京都的。

而在通往京都的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河东、岭西,此地民风彪悍,士兵作战勇猛,而且还有名将镇守,无论如何也是很难打过去的。

在柴毅看来这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障碍。但这个障碍真的存在吗?答案是未定的,柴毅在惆怅之际忽然发觉自己好像走不出去了。

他走进了一个思维陷阱中!

在人们的思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盲点,而创造性思维就是专门来消灭这些盲点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并不一定是提出多么高明的主意,很多时候,这种思维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的,但问题在于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