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人真是难得的大宋精英!”
那一年,沈括与各方大臣共同决策筑防位于西部边疆的永乐城。大宋皇帝命令沈括将帅府移到边疆,这个举动彻底激怒西夏军队。西夏出兵三十万攻永乐城,大有鱼死网破之势。双方兵力悬殊,宋军失利,西夏军乘胜围城,截断水源,永乐城危在旦夕。沈括毅然舍弃永乐城。
永乐城失陷,沈括作为帅臣,自然要担罪责,他被朝廷贬往随州。
李白收拾行装要随沈括到随州。
“我现在已经不受器重,还是个罪臣!你年纪尚轻,留下来征讨四方,建功立业的机会多得很。别跟着我了,我剩下的时间只能归隐田园啦……”沈括拍了拍李白的臂膀。
“沈大人,我不是贪恋功名利禄的人。能与沈大人一起研究天文地理数学几何诗词歌赋,那才是其乐无穷不枉此生。”李白对沈括的话一笑置之。
李白自此作为沈括贴身下属,几经辗转,最终退隐田园。
那几年,大宋皇帝因西夏战事节节败退,心中的帝王抱负无法实现,忧虑抑郁而终。
新皇帝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沈括自然没什么资格再去掺和朝廷的事,倒也落个清心寡欲,可以和李白一起苦心专研各种学术。
几年后,沈括感觉自己的寿命快走到尽头了,他召来李白,作最后的嘱托。
“李泊,你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不要被大宋的皇帝和朝臣耽误了,这儿不适合我们这样的人。你向我传授的西方学术,让我豁然开朗啊,很多原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如今茅塞顿开,通透的很。岁月无情啊……我快不行了,只求死而无憾……这本书,是我这些年的心血……也许只有你这样的人才能看得懂……你曾跟我说过西方人用的希腊火,我大概知道那种黑色的油是什么……我给他们用的油起名叫作石油……石油一定是有用的……”
临终前,沈括向李白说了很多话,很多李白当场能听懂的,很多是他只能记在脑海里,留着以后慢慢领会的。
沈括劝李白离开大宋,带着他的书《梦溪笔谈》,漂洋过海,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不要寄希望于君王将相。
李白陪沈括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待到沈括下葬那天,李白猛然间有所领悟——大宋国力殷实,富甲一方,皇上英明,宰相智慧,群臣尽忠为主,终究将沈括这样的博学之才当成一介武夫和替罪羔羊。
是沈括生不逢时,还是,整个大宋的君臣们都生不逢时呢?
李白怀揣着沈括的毕生智慧,站在远航亚历山大港的商船上,回望夕阳下的广州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