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第一站在绸缎庄,看着苏弥的一身打扮,还有身后跟着的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家,前台早有活计前来招呼,介绍各色绸缎,苏弥跟着他的介绍一样一样的看着,却没有一样觉得可心的,她来的目的是准备换下家里的绸缎材质的床单被套的,合计买点棉布一类柔软的,却一样没看到,看着那活计卖力的忽悠,就觉得卖点啥都不容易,最后挑了一个粉灰色的要了三丈,来做窗帘,才起身离开。
然后坐车去了布庄,发现这里面确是比原来绸缎庄人数多了不少,看来这个时候果真是有钱人使用绸缎,没钱的只能买棉布的,可是看到布样之后才微微有些失望,他以为布都是什么样子都有,可是并不是这样的,颜色就红黄蓝一类的纯色,连花色或者深浅色都没有,忽然想到,好像花色不在清朝末年才有吧,无奈之下她研究半天选了六丈蓝布六丈黄布,拿回去做床单被罩吧,其他各种颜色又一样买了三尺,再也实在没什么喜欢的了,再说离的也不远,如果还有需要打发人来买就好了。
接下来去了集市,几个小丫头蹦蹦跳跳的四下的看着周围,苏弥也很大方,看他们喜欢的便慷他人之慨,每人都买了一些礼物,随即又买了很多吃的,三个小丫头正是喜欢吃的年龄,一路上嘴都不闲着,芒果还偷偷的问道“夫人,以后还什么时候再来”结果被大家笑成了吃货。
过了一会儿,毒日头渐渐起来了,临沂天气本热,这让几人不由得浑身出汗了,马镯儿猴精的问“夫人要不要休息一下,前面有个馆子,装修的雅致,价钱也不贵,而且很多文人雅士也愿意往里凑合”
苏弥现在并不饿,却想歇歇脚,而且听他一介绍那里有文人雅士忍不住也想去看看,没准就碰到哪个千古风流人物了,还能感叹一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就笑着回答道“好吧,”
说完几人来到了那馆子,苏弥看了看牌匾,却不认字,也不好意思问别人,便装作一副“这字儿不错”的样子,昂起头一本正经的来到了店里。
他们选了一个拐角的位置,在整个店里的东北角,店里的人三三两两的坐着,而店里的西墙上正挂着一幅画,几个貌似文人雅士的人,在那交头接耳的品凭着。苏弥看着那副画,那是一朵傲骨寻梅,旁边一个断桥,画的好不好自己也不知道,在自己的认知里面画的像就是好,至于意境啥的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自己的智商真的理解不上去啊。
随便要了几个小菜,苏弥开动,可是那几个人却站在一边,苏弥无奈,逛了一上午能不饿吗,便说道“如果你们坚持不做的话,那便在旁边再开一桌吧”
那几个丫头面面相觑,苏弥微微一笑“坐下吧,又不是在府里,给我弄太大排场,我还有点不好意思”
几人一听,也就慢慢跟着坐下了。
马镯儿要了菜之后,不一会儿,六个菜才相继上来,苏弥看着这些菜,倒也没觉得哪个卖相特别好,又吃了几样,还是觉得味道一般,还是不如自己做的麻辣香锅啥的好吃。
不过各花入个眼,其他人倒是大快朵颐。酣畅淋漓,等大家都自顾自的吃完了之后,苏弥又靠着椅子歇了一会儿,眼睛看着那群文人雅士。心想着,也去看看吧。
她站起身,慢慢走到那群人的身后,只听那些人说着之乎者也,好多赞美的词语。在看那幅梅花图的旁边还有一副画,是一副空着的,苏弥小声问旁边一个人“为什么那还有一副画,画上却什么都没有,而且现在是夏季,这里怎挂着的是一张红梅图呢,也不应景儿啊”
那人一转头看着苏弥,苏弥才发现,怪不得魏晋时期都是以病态唯美,随便拍个人,都长的这么“弱不禁风”
那人长的皮肤白皙,高粱高挺,双唇皆薄,长袍宽袖负手而立,明明是一个英气逼人的脸偏偏严重露出几分迷离的病态之容,苏弥心里合计着,这可真是时代造就的产物,就好比民国时期流行穿旗袍,就有那么多身材无比壮硕雄壮的女人也整个小旗袍往里面使劲挤。流行骑自行车很多女人便穿着旗袍卖力的蹬着二八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