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说??????不仅会有人质疑这玉玺的真假,还会有人借此大作文章,借机打击朝中自己的政敌?”萧和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睁着大眼睛说道。范仲淹听罢他的话,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
然后,范仲淹转眼望向那巨大的沙盘与地图,颇为无奈的说道:“均宇你如此聪明,自然知道,若是将此物以朝中重臣的名义献上朝廷。即便无人借此兴风作浪,一定然会争论很长一段时间。我大宋以文臣治国,虽然少了武人干政的可能,却也往往会人浮于事。而对军情如此重要的沙盘与推演之法,若是将推广军中的宝贵时间浪费在了争论之上,才会真正误了大事。”
听完范仲淹的一番话,萧和突然笑了出来,因为他想起了当日在延州城军中之时的一件事??????
延州军中之时,军中各自的口粮同京中禁军一样,是要靠自己去领回来的。而军中口粮的分配,通常都是以两个人为一组。于是,难免就会将体力一个大一个小,性情一个懒一个勤的两个人分在一起。口粮也是十份每人一般这样来分。于是,在每日该是何人去领取二人口粮的问题上,便会出现好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若是身体强壮的军士选择自己去将二人的口粮背回来的,而瘦弱的那个选择吃白食的话。那么出发之前,瘦弱的那个得答应要多分一份给强壮的那个。所以,在强壮的那个从粮仓返回军营后,瘦弱的那个就可得到四份口粮。强壮的那个到达军营后因为消耗了体力,虽然得到了剩下的六份口粮,但是实际上除去消耗的两份外,只得到了四份口粮。
而若是瘦弱的那个和强壮的那个同时去背粮的话,当他们同时回到营中,强壮的那个因为这次只背五份口粮,路上只消耗一份口粮。而瘦弱的那个,因为自己背五份口粮太费力气,只好背四份,另一份无偿送给了强壮的那个。瘦弱的那个按照路上消耗两份来计算的话,那么最后两个人只能分别得到两份口粮和五份口粮??????
此刻,在京西南路的山林之中。那场火中取栗的游戏也已经落下了帷幕。同延州的萧和一般,郭复正在向肖心九讲述当年在延州城中遇到的小把戏。
“若是强壮的那个军士选择不去背粮的话,那只能瘦弱的那个军士自己去背两个人的口粮了。于是,瘦弱的那个军士只能选择多背几趟。他若选择一趟只背三份或者以下,那么每次路上便只需耗费一份口粮。他又因为瘦弱而无法背起超过四份的口粮。所以,这一会瘦弱的那个无论怎么背粮,自己要么一无所有,要么还得倒欠强壮的那个军士四份口粮。还得让军需处再度调来口粮才行。”
“这便是你一开始要如此玩火中去栗游戏的缘故?好!好!好!”肖心九听罢郭复的讲述,不禁大声喊出三个好字。
“老肖你手段高明,若是硬要和你比火中取栗的速度,小子哪里是你的对手。所以只好出此下策。分开取两轮,最后靠着这点小伎俩拨栗子,这才侥幸赢了。”郭复也不做作,直接承认自己的小心机。这时候,肖心九的心中,才开始正视起眼前的这个真正的年轻人起来。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