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二人,就这样彼此试探着又彼此吸引着的度过了一段时光。直到洛昭必须回天庭述职,她才离开东极。
离开以后,洛昭才发现自己已经放不下隐颐了。
此后,洛昭总是寻各种理由前来东极,即便没有理由,她也会偷偷跑来东极看望隐颐。她是战神,对于她的行踪,也没人会多加干涉,即便有人知道,多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天帝知道了这件事。
隐颐是火神毕方之后。上古之时,毕方作为天地间唯一掌管火的神祗,因为怜悯人间无火,除了阳光之外不能用其他方式取得光明,长期处于一片黑暗湿冷当中,擅自盗取了天帝的火种给凡人,因此受到天帝责罚。
此后黄帝大战蚩尤,毕方以火攻助黄帝取胜,被圣神烛照封为上神,此后四千六百年再未出现。有传言是毕方受封后为了避嫌而隐世,也有人说是天帝忌惮他,将他软禁了。
可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毕方竟然有后人。想必是受封上神之后,隐颐是因为爱上凤族女子,和心爱之人隐遁于天地间了。
所以隐颐除了高贵的凤凰血统,还天生就具备火神毕方的火系灵力,所以他能以极快的速度修满五行。他的存在,就足够让天地心生忌惮了。
四象俱灭,四灵就是天地间最高贵的神物,可万年来也没有什么灵力强大的四灵出现,即便是天赋上佳的四灵,也难逃天劫一关。
可偏偏隐颐活了下来,还是天地最忌惮的毕方之后。
天帝最终以镇守东极之命,将隐颐遣到东极去了,只要魔物一日未灭,隐颐便只能待在东极。
说是镇守魔物,实际上是为了关押隐颐。
魔物被封印那么久了,长年和平安乐的天界谁还忌惮他们,可隐颐的存在,却是天界一个最不稳定的因素。
不愿平静的生活被打乱的众仙也默许了这般变相的关押,人人只是说隐颐灵力如此高深,镇守魔物这一重责非他莫属。
这是一场正义名义下的为所欲为,好似只要所有人都保持缄默,就不需要承担一切良心上的谴责。
这场长久以来的自欺欺人的和平假象,却被洛昭打破了。事实上,真正打破这安乐局面的人就是天帝自己。
在他得知洛昭时常与隐颐私会之后,他感到一种惧怕与愤怒并行的滋味。
即便他们二人什么都没有做,可在天帝看来,这就是隐颐挣脱束缚的一场阴谋,也是洛昭对自己的背叛。
洛昭是天地战神,只要是私情,都难免影响心神,甚至影响一名战将在战场上的抉择。何况那个人还是自己的心头刺隐颐?
他二人联合起来,还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从而危及到天界安危,也将危及到天帝自己。
天帝严厉斥责了洛昭,并严厉禁止她见隐颐。
这番训斥责罚,让洛昭心寒了,在知晓隐颐的身世之时她还心存侥幸,认为这一切不过是有心人的恶意揣测罢了,毕竟连隐颐自己,都并未对自己的遭遇生出什么怨怼之情来。
可天帝那张气急败坏又隐含惊惧的面孔,包括众仙一个个或埋怨或闪躲的眼神,让洛昭第一次在面对天帝时生出一种可怕又压抑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施加在天帝身上的更为深重,甚至已经让他难以喘息。
本质上,他们的这种惧怕愤怒还是来自于自身的不义行径,无论是天帝还是诸仙,都害怕有一天天道的因果惩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洛昭终于明白了,无论是毕方还是隐颐,他们自身的强大就是不安定因素,他们的善良和正直就是受罚的根源。
天帝和那些知情的仙人之所以会对她和隐颐的相处表现出如此剧烈的反对,是因为他们和善从容伪装都被无情的撕破了,他们彼此面对面地看清了自己和对方心中的那些龌龊私心,也看见了这个浮光耀目的天界中最阴暗的一角,是他们用正义和大局装点起来的卑劣。
然而这种卑劣,却让真正受难于其中的人连挣扎反对的机会都不给,包括此时的洛昭,也毫无任何申诉争辩的机会,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洛昭。
隐颐没有一点错,可就因为与他相爱,甚至只是与他接触,就被冠以“罪孽”的标签视之,仿佛隐颐早就成了东极的妖魔,而自己也与妖魔同化。
洛昭产生了一种厌恶感,厌恶自己的身份,厌恶这个光辉的天界,厌恶自己一直效忠的玉辇上的那个人。
她曾以为天界是如此美好,而主宰这一切美好的,也是一个至高无上只得自己付出所有去守护的圣主。
可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