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溪谷口一处凉亭中坐定,将行李摆放好,宁晨电话联系了事先在网上预订好了的一家位于景区内部的客栈。
再次将客栈的住宿费用和位置做了确定,宁晨这才向导游摊牌。
宁晨此行的带队导游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少妇,做导游这行也有七八年的时间,深谙其道。
当听说宁晨要暂时离开大部队自由活动三天的时间,并且愿意签署食宿自理、安全自负的保证书之后,少妇导游没有一丝阻碍的意思,满口欢喜地答应了下来。
征得了导游的同意,又商定好了返程对接的时间、地点之后,宁晨背起大背包离开了大部队,向预定好的客栈走去。
在指示牌的指引下,宁晨很快就找到了景区内部唯一一处原住民聚集区。
这个原住民区位于一处旅客休息区后面的山坡上。一眼望去,偌大的山坡上也只零星散落着十余间茅草屋,看来这个景区内部的客栈能够接纳的游客数量也有限的很。
顺着鹅卵石铺就的狭窄小路艰难地攀爬而上,在电话的指引下,宁晨很快便找到预定好的客栈——王大爷家。
王大爷家的客栈很漂亮,外围是一圈半人高的篱笆墙,小院内有两间很有地方特色的茅草屋和一小块菜地。
客栈的主人王大爷很热情,也很健谈,解答很多宁晨的疑问的同时,也向他讲了一下自己的故事。
通过与老人的交谈,宁晨知道老人并不是这里真正的原住民。十几年前,老人与老伴来此旅行,因为这里的如天堂般的风景让两位老人驻足在此。
几年前,老伴去世之后。按老伴的遗愿,老人将她葬在了这里。随后的时间,再无牵挂的老人与家人将后事作了交代之后,便在此长驻了,等待着百年之后,与老伴葬在一起。
这几间茅草屋便是当年老人与老伴一起亲手修建的。几年前,在老人子女的全力支持之下,将其中的两间茅草屋改造成了客房。
而宁晨呢,也实诚地向老人介绍了自己一番。在两人愉快的交谈过程里,宁晨很快就与老人谈好了食宿事宜。按照双方的约定,宁晨先预交了保证金,随后又支付了三个晚上的住宿费。
至于饭钱老人没有收。老人说,山里各种不便,一日三餐都要从简了,只需老人忙时能搭把手就行。另外,如果遇到老人外出不在家的时候,客人们只能动手解决了。
宁晨对此也没有任何问题,既然来到这里,一切就当入乡随俗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