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
李南方忽然看到了他熟悉的八百。
没错,脚下那个身处群山的偏僻小村庄,是李南方在此生活了十三年多的八百,他甚至都看到了师母家茅草屋的屋顶,看到了篱笆墙。
他很想再看看,能不能看到师母,只是黑龙飞驰的速度太快,八百在下面一闪即过,背影隐藏在群山了。
黑龙从八百空横掠而过后,龙首猛地一低,从云霄内俯冲下来,像即将坠毁的客机那样,斜斜扎向一条狭长的山谷。
山谷内,百花盛开,一条清澈的小溪,白玉带般的居淌过,数不清的珍禽异兽站在小溪边,俯首喝水,听到清越的龙吟自半空传来,看都没敢看一眼,转身四散飞逃。
青龙伸出的龙爪蹭到水面时,急速下坠的势头猛地止住,贴着水面向前滑行,摇头摆尾间,更加空灵的龙吟声,在山谷内反复鼓荡。
这是哪儿?
李南方心升起这个念头时,只觉得眼前一暗,青龙带着他飞进了一个山洞。
他走南闯北那么多地方了,世界那些有名的大溶洞也都见识过,可他还是被这个山洞的广阔度给惊呆了。
他所见识过的最大溶洞,三个加起来也不这个山洞的一半大。
有哪个山洞内,会有一座海拔数十米的小山,面长满了葱郁的植被,从下面看去,能看到有雄伟的古代宫殿一角,挂着金色小玲,风吹来时,会发出叮叮咚咚的脆响。
小山脚下,巨洞四周的洞壁,好像镶嵌了无数面镜子,把阳光从狭长的洞口过道内,层层叠叠的反射过来,亮如白昼,让植被健康成长。
这是哪儿?
已经被震惊到无以为继的李南方,再次茫然自问时,黑龙也再次腾空而起,四十五度角飞向山头那座宫殿。
好壮观,好雄伟的一座宫殿!
青砖红瓦彩琉璃,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楼栏,足足有九层之多。
每一层的屋檐下,都缀着数不清的小金铃,全部都在轻轻摇晃着,铃声犹如小溪水淌,更像在弹奏一首永无休止的钢琴曲。
青龙从巨大的殿门内直飞进去,顺着蜿蜒向的楼梯,向环绕升腾。
它在飞进来时,李南方曾经看到大殿门前正的牌匾,写了几个大字,只是不等他看清写的什么字,一座跃马持朔的武将神像,冲进了他的视线内。
大殿的第一次内,供奉着一座古代武将,宽大的供桌,摆着三牲,正是个黑色的灵牌,面写着个人名。
青龙飞进大殿后,飞腾的速度慢了很多,所以李南方能看清黑色灵牌的人名,麦铁杖。
麦铁杖?
李南方心一凛。
李南方四五岁时,已经听八百的老村长,说起过这个名字了。
除了那个人之外,尘世间再也没有哪个男儿,敢用这个名字了。
麦铁杖是隋朝有名的大将之一,勇敢,有臂力,且步行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性开朗、喜酒、好交游、重信义。
陈朝太建年间,铁杖曾结伙为盗,被广州刺史捕获,罚为官府奴隶,为皇帝执掌御伞,后为隋朝大将军。随杨素征突厥立功,后随炀帝首征高句丽时,战死在辽水旁,时年38岁,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
传说的麦铁杖,他的神像,怎么会在这个位于山洞内的大殿内?
难道,这是用来祭奠他的神殿么?
当青龙蜿蜒腾神殿第二层时,李南方才知道他想错了。
神殿第二层的正,也有一尊神像,不过这却是个官,同样巨大的黑色供桌,三牲,黑色的灵牌,面写着宇述的名字。
史料记载,宇述乃匈奴人,原北周末以军功拜柱国,封褒国公。隋开皇初,拜右卫大将军,平陈之役,任行军总管,率兵三万从六合渡江。时晋王杨广镇扬州,欲拉拢述附己,遂奏请帝任述为寿州刺史总管。
杨广与述计谋夺太子位,述建议广收买朝宰相杨素等。于是述、素二人共谋立杨广为太子。及后炀帝即位,宇述参预朝政,与苏威并重。帝后以述为左卫大将军,封许国公,总领军事。
《隋唐演义》的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成都,是他的儿子,不过历史并没有此人,像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其实早在少年时期夭折了,都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猛人。
既然有宇述在,那么这座神殿不再是专门供奉麦铁杖的,他们两个只是每人占据了一层大殿而已。
青龙蜿蜒腾飞的速度忽然加快,让李南方再也来不及看到第三层神殿内,供奉的又是何人,直到腾到第八层时,速度才一下子慢了下来。
第八层的神殿正,供奉的也是一个武将,长朔,雕弓,狮鼻豹眼,胯下一匹踏雪乌锥马——半人高的黑色灵牌,书张须陀的名字。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