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默念道:“娘亲,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娘您可知道,孩儿好想好想您啊!”
良久浣儿用袖角试干眼角的泪喃喃道:“浣儿快长大,浣儿不怕......”眼中浮现出父亲对他说的“浣儿,你的娘亲在天上,你快快长大,你就懂得了,你娘也想你...”
浣儿看着这酒杯,折了一朵杜若放入杯中,喃喃道:“我且放你这水中,愿所遇之人一生平安”,说罢将这杯子放入溪水中。
只见这杯子顺流而下,直到飘的看不到,浣儿就在这溪边坐着过了许久许久......
话说这酒杯一路顺流而下,来到了这地势低洼之处,有块石头挡着了,就在这岸边,楚然正在明息用气,练着内功,自从上次削骨之后,他的功力也差不多恢复一成了,已经可以自由用气,采集这天地之精华,稍事片刻,用功完毕,徐徐睁开双眼,看得一个竹杯被石块档于河水之中,楚然拾起这杯子,将杯中杜若拿下,又看得杯子上刻了个歪歪斜斜的“浣”字,看这笔迹是浣熙的。
想起今日是人间的“上巳节”“人间有此流觞”风俗,或许这也是我与这浣儿的一丝缘分吧。”,这杯里定是承载了浣儿的心愿吧,遂将这杯里的水一饮而尽。
将这杯子放如袖中,顺溪而上,寻找浣儿,来到杜若盛开之处,看到做这酒杯剩下的竹枝,已不见浣熙的身影。
楚然心想道,“这孩子怕是已经回去了吧”,想去找她,又觉不妥,明日就见到了,便又顺溪而下回去了。
?
这日里是碧空万里,惠风和畅,正是应了“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的景儿,浣熙拿着把小锄,在田野里挖着些草儿,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筐。
浣熙一路上小跑进穆伯的屋里,一边喊着“穆伯,穆伯,你看我采了什么”
并没有回应之声,却从灶屋里出来个中年妇人,身材高大,颧骨高耸,头裹一个靛青方巾,插了朵胭脂山茶花,更为突出的是那双大脚,斜着眼,插着腰,嘴里磕着瓜子,还有一些沾在嘴上,一脚在门槛下另一只脚搭在门槛上。
“吵,吵什么吵”。
浣熙看着妇人,立即停了下来,双腿并拢屈膝,微低头,行了礼,惺惺的说道:“大嫂,您来了,穆伯呢?”。
“你这孩子,一不读书就到处疯去,穆伯家差人带信,家中有事,早膳后便回小龙口了。”
浣熙有些失落,又问道:“那穆伯何时才能归来啊?”
妇人不耐烦的说:“小孩子管这么多事干嘛,你刚让穆伯看你采的什么啊?”,这妇人斜瞟着眼滴溜溜的看着浣儿手上的竹筐。
浣熙诺诺的将竹筐递给了那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