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都城得到消息,西江城胜,陌令千遇刺身亡,陌令千之女陌翎为左卫将军,未请示朝廷就率兵一万五攻打西中的时候,朝堂上炸开了锅。
皇帝苏扆下旨令陌翎即刻撤兵回都城述职,但陌翎没有撤兵,将传旨的士兵绑了一起带着就继续攻向西中。
这一下,朝廷又议论纷纷。
但总而言之,分为三派,一派,是以吏部尚书蒋英裕为首,弹劾陌令千私用军权,没有请示就封自己女儿做将军。又守城不力,致使西江城差点沦陷。虽其女陌翎带兵支援守住了西江,但功过相抵,并无功绩。且陌翎身为女子,又没有请示皇帝,直接率兵攻打西中,藐视皇权,理应回洛城请罪。
另一派,则以兵部尚书杨枢为首,主张封陌翎为将,并派兵支援西江,乘机收回西中。陌翎虽为女子,但由陌令千自小教养,又有能力保下西江城,封一个将军也实至名归。且她主动率兵攻打西中,正是忠君爱国之象,让大周多一名虎将,何乐而不为?
第三派,以工部尚书为首,持中立,不发表任何言论,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其中,陌翎的外祖父颜正卺,还有陌柔芊的公公也在其列。
皇帝苏扆看着都快要打起来的两帮人,头疼。一把将奏折往地上一掷。
“都给我住口!要吵吵都去门外吵去!这朝堂是集市吗!通通给我闭嘴!回去想想谁能镇守边城,若是没有可靠的人选,全都给朕统统守边关去!下朝!”皇帝说完,甩袖走了。
他要去静静,朝堂之上,两边说的都有一些道理,陌翎终究是个女子,总有嫁人的一日,到时又有谁来帮他守边城?大周武将不少,英勇善战的也很多,但时不时的战乱,折损了无数的将领。有些将领又年迈,无法出征,有些因为重伤而告老还乡,都城新培养的武将又缺少实战,只会纸上谈兵,没有杀气。陌翎的横空出世,解决了边城的危机,但为何偏偏要是女子?
皇帝满脸郁闷地走向太后的寝宫,他想,还是他的母后比较靠谱一些。
在去过皇太后的寝宫之后,皇帝苏扆一脸气定神闲地走了出来。太后言:陌令千因守城而死,追封一个官位也无大碍,又不占实位。而陌令千之女陌翎,如能攻下西中城,功绩不小,封个将军也实至名归。至于嫁人,到时赐个没有权势的武举人,夫妻一同镇守边城,也是一桩好事。若西中拿不下来,将军一事就做不得数了。将她宣回洛城,做个内宫禁卫军也就罢了。不过一个左卫将军,就算当了西江城主又如何?若都要顾忌,谁还敢站出来帮大周守边疆?
皇帝想想也是,何况陌翎还尚未成气候,等些日子又何妨?至于攻打西中所用粮草兵力等,她既然都没有请示上级,那么,他也就不给了。
不过,就在第二天,皇帝就又头疼了。原因无他,只因为某个武将晚上和同僚饮酒,发了酒疯,见人接扯,逢人就说,夸赞陌翎的英勇事迹,也不管那人听与不听,连街边路过的野狗都不放过。没多久,陌翎这一号人物就十传百,百传千的传遍了洛城。甚至还有说书先生开始大编故事起来。
闯祸的武将自知闯祸,直接告病在家休养了,徒留一帮陪他饮酒的同僚在朝堂上顶着皇帝的怒火。
皇帝苏扆双眼瞪着跪在下头的武将,怒火中烧。大吼着:“告病在家?多喜,去沈府,只要他沈乘以没死,抬也给我抬来。还有你们!沈乘以发酒疯,那你们就看着?嫌事情不够麻烦?你们是她爹还是她叔伯?人家正经外祖父都没有说话,你们瞎蹦跶什么!一个刚击退过一次蛮南的女娃娃,也值得你们这么到处宣扬?不知道的,还当我大周没有武将了,还要一个女娃领军打仗!等等,多喜,直接宣朕旨意,沈乘以领兵两万,即刻前去西中支援陌翎。至于你们几个,自己去筹集五万粮草压往西中。什么时候收回西中,什么时候回来!”
“喳,奴才遵旨。”太监多喜领旨,快步走了出去。
“皇上,臣等如何能筹得到五万粮草啊!还请圣上开恩呐...”武将们嚎着,伏在地上做可怜状。只可惜,身材魁梧的他们,就如同老鹰装作鹌鹑一般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