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姝眉毛拧拧,“我也是第一次弄这个……扎几个洞试试。”
扎洞把小肠下面的气放了,总算能继续灌肉,只是一点点的用勺子往里面塞,不但费劲,还麻烦。坚持了一会儿,萧姝就没了耐心,“这么灌肠太费事了,要是有东西能直接往里面灌就好了。”
万俟景淳瞅着手中的小肠琢磨一会儿,“竹筒是空心的,用竹筒把这个撑开,灌的话会不会容易一些?”
两人一边弄,一边琢磨,总算在天黑之前把猪小肠灌满,萧姝在中间打了好几个结,把一副猪小肠分成了六份,挂在厢房侧面。
牛娃背着书包回来,“哥,我回来啦。”眼睛落在地上摆着的木盆和竹筒上面,好奇,“哥,你们在弄什么?”
“弄好吃的,等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今天上学夫子讲的什么?”萧姝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
“讲的论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萧姝是古文白痴,最听不懂这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却不妨碍她考校牛娃的热情,“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做人要心怀仁善,要仁德。”牛娃顿一下,补充,“这是夫子说的。”语气有些不以为然。
萧姝好笑,“你觉得夫子说的不对?”这个时代夫子授课可没有标准的答案和范本来教导学生,基本上就是夫子根据自己的见解向学生讲授文章。所以即便是学同样的书籍,因为各自的见解不同,就形成了各个流派,每个流派和每个流派在思想见地上都有区别。
牛娃道,“夫子讲这个的时候,还跟我们讲了佛祖割肉喂鹰的事情,说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因为有和佛祖一样的心胸。只要一个人心怀仁善,周围的人感受到了,自然会喜欢你,朋友们喜欢和你来往,做生意的人也喜欢和你相交,利益和名声就都来了。”这是解释后半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抿一下嘴,牛娃拧着小眉头继续道,“可是我记得我读《宪问》时,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反问‘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见,孔子也不是要求人们都要烂好心的。”
没错,在牛娃的心里,夫子要求的那种无论何时都要心存仁善,对所有人都要好的想法就是烂好心。而且,夫子嘴上这样说,实际上他自己都没有做到。小胖家里条件不好,没多少钱交束脩,学东西也有点慢,夫子对小胖就很没有耐心,常常把小胖训哭,要不就是撵小胖出去罚站,相反,大牛也笨笨的,但夫子对大牛就很好,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大牛爹娘经常给夫子送东西,他都遇到过好几回了!牛娃虽然年龄小,但因为从小的经历,要比平常的孩子更加的敏感,性情也比平常的孩子淡薄,想问题也想得多,想得深,对夫子并没有像旁的学生一样那么敬重或者说是敬畏。
“我觉得圣人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很好!”牛娃做最后总结,还拉同盟,“无名哥哥,我说的对吗?”
万俟景淳笑着调侃他,“那是你说的么?那是圣人说的。你们那个夫子就是个迂腐的老头子,听他教你读书识字就行了,讲义这方面还得你自己琢磨。等你把四书都学完了,我和你萧姝哥哥说,送你去县里上学。”怪不得那个李二爷考到老都没有考中举人,就凭他那乱七八糟的想法,连孔圣人的话都能曲解,能考中秀才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萧姝瞪万俟景淳,“有你这么教孩子的么?”这个世界最讲究尊师重道,要是传出牛娃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牛娃的品性就会受到人们质疑,偏无名还在一旁捣乱!
牛娃是个人精,见状忙道,“哥你放心,我也就和你们说说,在外面我从来不反驳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