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大半个月过去了,天气越来越冷,卫明千依旧是每日十分忙碌,安月每天吃过饭便开始抄写经书,终于将太后吩咐的一百卷抄完了。
这天依旧是阴天密布,用过午饭之后,安月来到案桌前,哈了口气,搓了搓手,将案桌上抄写完成的经书整理整齐。
“司琪,我们稍后去福康殿吧,好不容易抄完了,终于放下了一件事。”安月长吁一口气。
“诶!”司琪应声道:“娘娘,奴婢先给你倒杯热茶,喝了暖和些再出去。”
安月点点头,说道:“还是你细心。”
虽已入冬,宫中却还是不失绿意,沿路有不少四季青和常年青翠的松柏,倒是为这萧条冬季带来了些生机。
安月走出绮云居之时,小葵帮她披了件披风,但是走在路上,还是难以抵挡冷风侵袭,安月不禁打了个哆嗦。
一进福康殿,一阵暖意袭来,安月解开披风递给旁边的一个小宫女,便跟着方辛姑姑进入内殿。
“太后万福金安!”安月福了福身子行礼道。
“免礼,《易心经》都抄完了?”太后问道。
“回太后的话,都抄完了,还请太后过目。”安月回头示意司琪呈上去,此时方辛姑姑送来一张四方板凳,上面垫着锦绸坐垫,安月坐下后,点头谢了谢方辛姑姑。
太后来回翻了翻,点点头说道:“虽说这字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哀家看得出来,云初你是在认认真真的抄,而且这字,是越写越好,看来云初是将哀家的话放在心上了。”太后说完将手里的经书递给方辛姑姑,端起手旁的茶杯,饮了一口热茶。
“这是臣妾应该做的,只是臣妾天资愚钝,这字写得不好还请太后见谅。”安月自知自己的字不怎么样,谦虚的说道。
“你也不要怪哀家心狠,以后性子要学着收敛些,多为皇上分忧才是。”太后对于安月的态度十分满意。
“太后说的是,臣妾从未埋怨过太后,倒是托了太后的福,这段时间抄写经书,心也静下来了许多。”安月笑道。
“好久没有听云初给哀家说故事了,这会天冷,出去的少,在这福康殿也无聊的很,云初你就给哀家再讲个孙猴子的故事,也让哀家乐上一乐。”
太后说完又看向方辛姑姑,指着前方的炭盆说道:“再加些炭,等会云初走的时候,差人给绮云居送些上好的茶道炭。”
安月喝了口茶,便给太后讲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太后听完双手直拍大腿,一副悲痛的样子,说道:“这唐僧怎么如此是非不分。错怪了孙猴子,还将他赶走了,遇到危险才知道自己错了。”
安月微微露出笑意,说道:“唐僧太过慈悲,对敌人的慈悲和幻想导致了他的错误,好在孙悟空毫不妥协,不计较个人得失,敢于斗争,才保得他们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