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拍着胸脯,这年头还敢在外面摆摊的,总会有一手。
“太史慈,你认识吗?”郭悦问道。
小贩想了想,问道:“您是说城西太史那家吗?”
郭悦一听有戏,伸手从曹纯怀里又掏了一袋米拿在手上。
看着米袋近在眼前,小贩感觉自己的眼睛绿了。
“太史慈啊,这黄县谁人不知!”小贩迅速回答:“太史慈原来是我们郡里的一个官,后来好像是和另一个大官有了些矛盾,于是逃跑了。”
郭悦一挑眉:“跑到哪去了?”
小贩摇摇头:“谁知道呢,有人说去了徐州。有人说去了冀州。有人说去了辽东。”
答案不是很让自己满意,但郭悦还是把手里的米袋扔了出去。
小贩连忙结果,眉开眼笑的管郭悦叫大姐。
“那太史慈家在哪里。”郭悦问道。
就算见不到太史慈,和他的老母打好关系也是不错的主意。历史上那孔融不就是资助了他的老母亲很多,后来太史慈带单枪匹马解了北海之围。
“城西那头有个私塾,就在私塾旁边。”小贩说着,收拾起了自己的那堆死鱼,准备收摊,有了粮食谁还会吃着腥味扑鼻的死鱼?
郭悦点点头,招呼曹纯和赵云二人就走。
“先生,那太史慈是怎样的人?”正在路上,曹纯问道。
郭悦歪头想了想,她也不清楚,实际上就是历史上太史慈有名,所以她才想来招揽一下。
哦,对。
“他很能打。”郭悦回答的很严肃。
“要是与我和子龙比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都知道太史慈很能打,但是具体多能打,她还真不知道。
“大概和你们差不多。”郭悦有些拿不准,毕竟眼前这两个青年算是剑圣和枪神的关门徒弟,这俩人在院子里切磋的时候都算是飞沙走石的那种,带特技的,duang的一下就能打死人的那种。
听到郭悦如此说,二人也来了兴趣。这两人在如今算是武力顶尖的那种,所为高处不胜寒,两人除了相互切磋也没有其他人能够比划一下了。
看来这两个小青年的好战欲很旺盛,郭悦心想,不过没关系,将来什么典韦许褚这种力大无比的,够他们吃一壶的了。
一边聊着,郭悦果然看到了一个私塾,里面朗朗书声让郭悦很是惊讶,在这种乱地方还有人在教书,还有百姓把孩子放过来读书,着实让人惊讶。
这次虽然没有见到太史慈,但是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郭悦心里想着,探头看向屋内。一个三十来岁留胡子的中年人穿着长袍,正在教书。而数个穿着麻衣的小孩子,拿着竹简齐声朗读,似乎是乾坤八卦?
感觉到有人窥探,那中年人朗声道:“若是贤能之士讨论《易》学,酒尚温;若是宵小之辈祸乱课堂,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