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捕头快马加鞭几乎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武家村,比楚朝生所预料的要早的多,因为他走的是——新官道!
不错,官道其实并不像楚朝生记忆里面那样只有一条,楚朝生再怎么聪明也不会想到,原主的记忆坑了他,武家村到武安县其实是有两条路的,一条是几十年前村民一直走动年久失修的老路,一条是近几年知县大人才带人开出来的新官道。
所以明明可以快速到达县城的楚朝生,便生生的扛着猛虎,忍着饥饿和疲累,走了好几个时辰的山路才终于到了县城……
不过,这也怪不上原主,原主因为鬼子这个身份,一向很少出门,一辈子到头也只来过一次县城而已,还是好几年前的时候,能记得路就不错了,又怎么可能知道县太爷修了新官道。
万幸的是楚朝生不知道,要不然她非暴躁不可,不过,只怕离她知道也不远了……
别看武家村名字里带着一个武字,但是实际上整个村子里也找不到一个姓武的来,百来户人家里反倒是楚姓占了一大半,剩下的便是李姓、林姓、杨姓、娄姓。
楚家在整个武家村,不但是人数最多,声望也是最高,因为从武家村走出去的那位开国将军,正是姓楚,与现在的楚家,虽然不是直系关系,但也拐弯抹角的带着点血缘关系。
而开国将军的牌位现在还供奉在楚家的祠堂里,虽然没有得到其他的实惠,但是整个楚家依然以此为荣,对上村里其他的家族总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到现在为止,楚家的族长都能把三十多年前那位将军被风光送回来厚葬,圣使对整个楚姓家族所说的话叙述的一清二楚,并为此沾沾自喜。
在每次祭祖的时候,他总是教育后辈要向这位将军学习,要出息,不要坠了楚家的名头,他甚至花了大价钱在村里办了族学,就为了再出一个像将军一样的能人!
至于为什么将军是个武人,他却要让族人学文,这完全是因为现在是盛世啊,不像将军遇上了个乱世,所谓,武能定国,文能安邦,显然现在这个时段文人比武人更容易出头,不得不说,这位族长还是有些盘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