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一看果然是慕容雪站在门口,她的眼眶红红的,像是害了红眼病一样,还有一点水光在眼眶里晃动着。
“你连让我向你道别的机会都不给吗!我在你心里就没有一点重量吗!你知道我有多难过吗!”
此刻,慕容雪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悲伤之情,眼泪也刷刷的流了下来。
“雪姐,对不起,我.........”
面对着慕容雪的质问,霍去病却说不出话来了。
“你不用说了,我都知道。行军辛苦,沙场凶险,你一定要好好保重,我在家中等你平安归来。”
慕容雪没有让霍去病把话说出口,便转身跑开了。她不知道,也害怕听到自己最不愿听到的答案。
霍去病紧了紧手中的缰绳,脑海中依然是慕容雪泪流满面的画面,那一刻他忽然很想下马狠狠抱她一下,最后还是忍住了。
他不敢,如果,就是说如果他这次出征,不幸牺牲,那么慕容雪会是怎样的状况,他不敢想象。
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
出了家门,一身盔甲的霍去病骑上那匹大宛马,现在叫小红,这是慕容雪给起的名字,霍去病只好忍受了,就是每天小红,小红的叫,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在青楼呢。
走出家门没多久,临近车骑营,便听到营中的兵士吹响了冗长悠扬的牛角号,这是全军集合的军令,整个车骑营算是动了起来,像是一个庞大的机器,每个将士各自向自己的直属将领靠拢集结,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他们近万人的集合用了不到一刻钟,演武场上飞奔的将士带起了黄尘烟土,灰灰黄黄的尘土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马嘶金鸣,一股浓郁的挥之不去的肃杀之气在空气中弥漫着。
此刻的霍去病也在演武场中,不过他带领的八百人确是在大军中有点惹眼,他的手下全是骑兵。
在汉代骑兵发展壮大,成为军队的主力军种,取代战车的位置。兵种内汉代已经有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轻骑兵基本无甲,武器以弓箭为主,配备较矮小的战马,重骑兵着甲,武器为戟,矛,环首刀等近战武器,配备高大的马匹用于冲锋陷阵。汉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出现了更适于马上作战的环柄长铁刀,刀脊厚,刃锋利适于劈砍,成为骑兵的重要武器。
但是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可是精锐中的精锐,人和马的比例是一比三,也就是说一人三马,武器除了有环首刀,还有矛、戟、臂张弩等,而且人人身披鱼鳞甲。
卫青可是眼红了霍去病的这八百骑兵好久了,不过这是人家自掏腰包配备的,能咋办,总不能硬抢啊!
再看霍去病选的这八百士兵,年纪皆在四十以下,身长在七尺五寸以上,体魄健壮,超过常人,擅长骑射,矫捷灵便,进退周旋,敢于“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而军制是按照《六韬·犬韬·均兵》所说的,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但在山地作战时,编为三十骑一屯,六十骑一辈的。
这也是霍去病为了对付匈奴特别准备的一支骑兵部队,而且历史上霍去病就是用骑兵机动作战,才大胜匈奴,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匈奴人是典型的亚洲式轻骑兵,作为游牧民族,他们从小生长在马背上,长于骑射,他们马术精良,射术奇佳,只穿轻便的皮甲十分灵活。《言兵事疏》中说匈奴有三大长处为汉军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其二,险道倾厌: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其三,风雨罢劳,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这也就指明了骑兵较之车兵的较大优势,车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发挥威力,而骑兵在较狭小的地形也能做战,比车兵更为机动灵活。
所以汉人之所以打不过匈奴的一点重要原因就是机动性不够,不能远距离奔袭,更难以迂回作战。
这一会霍去病也要让匈奴尝尝汉人骑兵的厉害!
第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