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墨涵亲自提笔写了文告,用词简单直白又粗鲁,不需要士人的翻译,也能有些识得少量字的百姓看懂,然后便说给不识字的人听。
“当街杀人乃是对老子的权威、对皇帝权威的严重挑战。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但有知情爆料者不论消息是否有用,赏钱十贯,如果消息有帮助,赏钱百贯!高墨涵!”
这是高墨涵的原文,虽然粗鲁,老百姓们读来也觉得上口,容易理解。
但郓城的读书人们也来围观高墨涵的手笔,无一例外的给予鄙视,觉得郓城一定会毁在这个句子都写不美的蠢货手里。
许多财迷看着告示流口水,因为一百贯对于穷苦人家是十多年的收入。
然而并没什么卵用,有彪悍的永乐军强调保护举报人**,且坚决打击报复者,围观者众却最终无人响应。兴许老百姓们对昨日有人被杀死在街市的血腥,历历在目。
“大家伙散了吧,其实告示写的不错,瞅着像个有担当的务实老爷。”一个老学究模样的先生给予了肯定,却警告老百姓:“天下将乱,各自保护好自己去吧,老夫见过太多有理想的文青来此,时文彬老爷乃是其中最有作为的人,却始终建树有限。官员们尊贵,但最终官官相护,他们开口简单,做不做得到却天知道,最终做不好,两三年后他们自己拍屁股走人,又剩下一群苦哈哈接受本地豪强的疯狂报复……哎,都回去吧。”
穷酸老头看似有些声望,说了以后,大面积的围观百姓离开了。
永乐军悍兵十分恼火,换个人就请县衙去喝茶了。但因为这老家伙乃是个有身望的秀才,不能随便殴打。
高墨涵也反复交代,在郓城做事要小心,不能乱来。原因很简单,高墨涵现在不是纨绔子弟了,而是代皇帝在这里执掌律法的父母官,许多事情已经不能拍脑袋去做……
等了许多日,始终没人来举报杀人线索,导致高墨涵很不高兴。
宋江高兴的在于,晁盖一群智商有限的蠢货已经卷着钱财逃走,还拐走了许多逃户作为班底,奔着梁山那块传说中的风水宝地去了。
不过有个细节让宋江颇为吃惊,一开始他以为让晁盖放过家里一万亩良田有点难,此外给晁盖灌输“八百里水泊是风水宝地”这个概念,其实对于非神棍的宋江也不容易。
但昨夜吃酒的过程,奇怪的是公孙胜那个妖道听到水泊后,便借机抬举宋江,然后各种易学风水术语讲了出来,就连宋江也没怎么听懂。总之就是告示晁盖,天下大乱在即,英雄辈出的时候到了,然后说:青龙蓄于水,八百里水泊就是龙池,养龙之地。
于是吴用马上献计:“高墨涵是个阴险的大流氓,现在所谓官逼民反,老子们要是留在郓城,不出半月就会被他捉去害死。”
然后……他们就全体卷铺盖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