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王虎子派人给赵三传话,正式约战,约赵三和他的起义军们,在山川城和水东城中间一片广阔的空地上,和自己明刀明枪地干一场。
要说这一仗的开头,还真有点向小孩子打架一样,你我各自找人组织队伍,然后咱约好地点,就打,打到最后有一方认输为止。这种仗,如果打的好,说不准还能拜个把子,来个不打不相识的戏码。
这也是这两拨起义军目前对这一仗,最好的解决办法了。首先,王虎子不愿意攻打陈德兴的所有城池,他也知道打城池费钱费力还伤元气,赵三就更不想打王虎子的城池了,尤其打王虎子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打山川城这座大城。
所以,赵三在接到王虎子的传话以后,果断选择了同意。这是两拨起义军第一次正式交换意见,而且达成了共识,只是这共识不是和平解决这次双边问题,而是用武力。
在得知双方的明确意见以后,李善文向赵三献策打算趁王虎子的军队全部出城之后,偷袭山川城,然后给王虎子来个两面夹击,却遭到了赵三的拒绝。现在的赵三,并不想获得王虎子的山川城,确切的说,他并不想为陈德兴拼命再打下王虎子的城池。
此时的赵三,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念头。一个多月的牢狱生活,让赵三想起了自己在逃荒时候看到的一切一切。他变得更加成熟了,也更加懂得要让自己一直充满危机感,即便是自以为已经过上了好日子,也要相信,危险就在自己身边。
李善文虽然还想进一步说服赵三自己的计策是万无一失,可是赵三还是很严肃地告诉他,这一仗,就跟王虎子名刀名枪地打,不为他的城池,只是为了证明我们有实力。
李善文虽然不完全理解赵三的真正意图,但是他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听赵三的。从他跟随赵三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最终做出选择的,应该是赵三,而一旦赵三选择了,他就应该听命。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准备打吧。赵三召集主要人员议事,李善文跟自己一起,在中军随时准备迎接敌军变化,崇福负责后方支援和粮草供给,可在选择前锋的时候,孙魁和周顺起了争执。
孙魁跟赵三南征北战的打了不少仗,而周顺则是新入伙不久,虽然在攻打水东城时告捷立了功,可毕竟实战经验还是少了些。
可周顺坚持要做前锋,在他心里,他坚持想为赵三冲在最前面。
孙魁也想做前锋,因为他习惯了为赵三建功立业。
最终,坚持,还是战胜了习惯。
因为有了对保护自己重要的人的渴望,所以周顺,不可阻挡。
(本章完)